下午的第一個開場節目是貝多芬的《歡樂頌》德語大合唱,四十個同學都身穿正裝,來到了舞臺上,十幾個老師充當樂手,共同演繹了這首大氣磅礴又氣氛歡快的歌曲。
第二個節目是格雷校長和學校老師們表演的一場滑稽劇作為暖場,他們今天丟下了校長和老師的嚴肅,一切都為歡樂學生。
而表演的效果也很不錯,學生們看到平日里文質彬彬的校長自黑,一個個都開懷大笑。
約納斯站在后臺,看到這一幕,也只能感嘆東西方教育的本質有著很大的區別。
第三個節目就是他跟科斯特勒兩個人的歌曲《敲響天堂之門》,不是因為他們這個節目好,而是因為準備的時間不需要太久。
低年級的學生們今天負責舞臺,在校長他們下臺之后,立即撤下了舞臺上道具,搬了鼓和一個鍵盤,音效器上臺。
報幕員上臺了。“接下來的節目,由約納斯霍夫曼同學和科斯特勒斯塔德哈特同學共同演繹改編自鮑勃迪倫的歌曲《敲響天堂之門》,這首歌是約納斯霍夫曼同學自行編曲,所以,在座的諸位是第一批聽到這首歌曲的人。另外感謝伊莎貝爾多斯桑托斯同學,黛娜羅森加特同學……”
臺下的特里薩不滿地撇了撇嘴說道:“雷雅娜太啰嗦了,舞臺經驗太少。”
約納斯笑了笑,摸了一下她的腦袋說:“當然比不上你,現在,我們上臺。”
約納斯拍了拍抱著吉他的科斯特勒的后背。“你跟特里薩需要為吉他插電,走前面。”
他們幾個換下了禮服,穿上奇形怪狀的舞臺服,科斯特勒和特里薩一上臺,還真有點搖滾樂隊的范……
不過,到了黛娜和伊莎貝拉她們這一組,伊莎貝拉可能是太緊張,上臺的時候被絆了一下,懷里抱著的手鼓一下子摔了出去,惹得臺下眾人笑了起來。
不過,隨后,他們又響起了鼓勵的掌聲。這種學校的畢業演出,出一點狀況很正常,畢竟都不是專業的。
約納斯幫伊莎貝拉撿起了一個鼓,笑著鼓勵她。“別緊張,就像我們平時排練一樣,當所有人不存在。”
“約納斯,我很抱歉。”
“不,不用道歉。”
因為這個意外,約納斯本來準備想要來個開場白的,現在也取消了。他幫伊莎貝拉將三個手鼓擺好,然后回到了略微靠后的鍵盤前面,對著關注著他動作的科斯特勒他們點了點頭。
首先響起的是特里薩的主音吉他,科斯特勒的節奏吉他隨后跟進。在他們的后方,約納斯開始壓著嗓子開始和音。
搖滾版和原版最大的差別就是對和音的重視,他們五個人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個話筒,三個女孩子也都會在他們演唱的時候和音。
隨著旋律的推進,約納斯在和音還未消失之時,開始了主歌的演唱:
“媽媽替我摘掉這枚徽章吧,
我不再需要佩戴它了。
天色變得昏暗,眼前一片模糊不清,
這感覺就像是在敲著天堂之門。
敲啊,敲著天堂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