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多個勘探人員將會分成三班,輪流帶薪休假。約納斯聯系了一架葡萄牙航空公司的航班,將會先把今天被嚇到的這些職員送回歐洲休假一周。
經過心理輔導之后,才會讓他們重返非洲。
當天下午,約納斯也離開了卡賓達,乘船返回索約港,在索約港的空軍機場,乘坐軍用運輸機在天黑之前返回羅安達。
約納斯重返政府宮,桑托斯與國內的一眾高官,還有蘇聯和古巴的軍事專員們共同接見了他。
一眾人員在政府宮商量了一夜,確定下來了封鎖消息,報復布克扎烏部落的大計劃。
安國也有外界媒體,但是能獲批進入安國采訪的記者很少,在羅安達,他們也沒有第一手資料。
在卡賓達,也有一家媒體的記者,不過是隸屬于新聞集團的。他們可以說是利益聯盟的喉舌,只會按照約納斯的意愿來報道消息。
唯一需要顧忌的是扎伊爾境內的西方媒體,由于扎伊爾現在跟西方的關系密切,他們想要利用西方資本在剛果河上建設一座水電站,在扎伊爾境內,有不少西方媒體在活動。
桑托斯將會直接執行軍事行動,封鎖卡賓達邊境,對布克扎烏部落實行報復性打擊。
在此期間,任何媒體都不會獲批進入卡賓達。
現在不是三十年后,世界新聞連電視的報道都還有很強的延遲性,更別說紙質媒體了。
至于自媒體,沒人知道那是什么。
只要進行**,許多地方的種族屠殺,外人都不知道。
在桑托斯做出這個決定之后,約納斯就不適合留在安國了。要是讓外界把報復行動跟約納斯聯系在一起,對約納斯的個人形象很不利。
離開安國之前,約納斯給凱恩撥通了電話,要求他趁著桑托斯的政府軍對布克扎烏部落執行軍事行動的時候,拉攏兩個剛果部落。
為此,約納斯給埃爾溫留下了五十萬美元的資金,讓他在卡賓達負責這件事。
而此前一直被他留在安國的米基羅斯,這次將跟約納斯返回歐洲。
埃爾溫比米基羅斯這個女人更適合留在非洲,只是此前約納斯需要補課,才把埃爾溫一直帶在身邊。
四月三十日,約納斯返回瑞士。五月一日,一千六百政府軍士兵從卡賓達向北方進軍,對布克扎烏部落執行代號“滅絕”的軍事行動。
雖然約納斯這次過來,原定的計劃沒有實現。但是這場意外的襲擊,拉開了對卡賓達勢力重新洗牌的大幕。
漢娜他們不知道約納斯在非洲的經歷,但是這個消息瞞不過里奇。
四月二十六日,蘇聯基輔州靠近白俄羅斯邊界的普里皮亞特市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
事故共造成31名工作人員死亡,數千人受到強核輻射,數萬人撤離,對歐洲環境造成了極大影響。
除了環境污染,這場事故帶給人們的更多是心理恐慌。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當地居民紛紛背井離鄉,逃離這里。
也因為這場事故,約納斯在非洲的遭遇,根本沒有人關注,全世界媒體的目光,都被切爾諾貝利核電廠吸引了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