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利的旗下,他們依舊固執地維持著自己的驕傲,不過那位李先生爹很有眼光,幫沃爾沃設計的發展方向,讓沃爾沃逐漸恢復了元氣。
沃爾沃集團,一直是一個多元化發展的大型綜合集團。他們所在的哥德堡是北歐的工業中心,強大的研發能力,讓這里的人們都充滿了一種傲慢。
約納斯其實非常理解,在寒冷的北極圈,一年有一半的時間之內待在屋子里面,他們不給自己找點事做,會把自己憋瘋的。
所以北歐這邊的人,變。態比較多,在創新上也比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高的多。
沃爾沃以軸承起家,他們的SKF軸承一直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軸承公司。
在汽車生產上,沃爾沃的轎車雖然不值一提,但是他們的卡車技術是連奔馳都比不上的。
而在軍火生產上,他們也一直是瑞典兩家大型軍火生產企業之一。規模雖然雖然算不上很大,但是實力不容小覷。
其實約納斯一開始也沒有想到,他們會自愿出售沃爾沃,因為沃爾沃雖然轎車公司一直虧損,但是卡車公司一直非常強大。
他們的汽車公司不是生存不下去,為什么自愿出售?
約納斯和烏爾蘇拉兩個人猜測過多次,最終的判斷是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想要依托更完善的汽車配套體系,拓展沃爾沃的市場規模。
所以他們傲氣,即使整體出售,他們的要求中包括了研發獨立,包括了工廠不允許搬遷,包括了工人不允許無故辭退等一系列條件。
約納斯當然不會在這些方面跟他們有分歧,瑞典人的工業精細比不上瑞士,但是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站在金字塔尖的。
全世界范圍內,也就只有瑞士,德國,東瀛的精加工能比他們強。
但是,北歐人太傲氣了,他們秉持自己的風格不求突破,在產品設計方面,必須要有所改變。
縱觀沃爾沃的產品線,卡車一直保持優秀水準,但是轎車嘛,這十年一直是在走下坡路。
在75年之前,沃爾沃開發的車型不僅有美式的大氣,英式的優雅,還有北歐的精細。
但是從75年之后,他們的設計人員開始走火入魔,一門心思往簡約風格走。
不是說簡約風格不好,但是汽車這個商品,除了實用的用途,同樣也代表了個人品味和門面。
現在的科技發展不像后世發達,在細節上很難追求完美,在這樣的時候,簡約很容易跟簡陋畫上等號。
從76年以后,他們陸續開發的343,345,360,740,760這五款主打車型,除了740系列銷量還算不錯,其他車型的銷量都低的可憐。
沃爾沃公司在這些車型上面衍伸出來了眾多車款,但是收效甚微。
以360為例,這款被沃爾沃寄予厚望的車型研發費用達到了一億八千萬瑞郎,可是三年來,總銷量才不到四萬輛。
不要說賺回研發費用了,就連生產維持收支平衡都做不到。
他們想建立自己的風格沒有錯誤,但是走在了錯誤的道路上,就必須加以引導。
簡約風格,在二十年以后可以創建,作為宣傳標志,但是現在,太超前了。
約納斯記憶里面最深刻的就是九十年代沃爾沃被福特收購以后,同平臺生產的V40和福克斯,福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