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不是了小旗大人嗎?”
小丫頭忘了懷里還趴著個弟弟呢,猛一站起,差點將弟弟摔了個馬大哈,劉衛民忙伸手拉了一把。
“跟了本小旗大人這么久了,怎么還這么毛毛躁躁?”
劉衛民一陣訓斥,劉英兒低頭不敢開口,見她如此,也不打算再逗她,笑道:“喜歡看就看唄,今后可不許帶著弟弟來這里,太危險了。”
說著,劉衛民隨步走到一個木架旁,拿起一根光亮八楞鐵管,順勢查看了下鐵管內部,檢查了一遍,感覺還算滿意,而眼前的八楞鐵管正是后裝火繩槍的槍管。
鐵質槍管與當下的銅質火銃不同,火銃銅管可以通過鑄造,但鐵質槍管不能,至少這個時代不能,因為鑄造澆灌的鐵質中的氣泡無法解決,只能進行鍛造。
鍛造的具體法子是不斷捶打,直至自己認為可以的程度,多次鍛打后的生鐵就有了鋼的強度,然后就要制成無縫鋼管。
這個過程最為麻煩,需要中間放個長形實心鐵條,鐵條的直徑大致就是槍口的直徑,然后就需要一點點敲打,將長直形鐵片包裹住鐵條,最后放入火爐,在焊接相接處放上焊接劑,使之成為無縫鋼管。
無縫鋼管,也就是槍管是最為復雜、麻煩的,也是最為關鍵,一旦做好了槍管,剩下的就容易了許多。
焊接使之成了合格的無縫鋼管,就要對無縫管進行拋光,具體做法是固定鋼管,如床一般固定鉆頭,使之不會左右晃動,然后進行膛內拋光。拋光后,為了增加射程,減少炸膛的風險和使用壽命,還須增加膛線。
膛線也不是很難,但劉衛民弄廢了好幾個鋼管,最后也沒能弄出螺旋狀膛線,不得不使用簡單的直線型膛線,連續拉扯十余次,膛線也就基本成了形。
后裝火繩槍因為有膛線的緣故,彈丸必須包裹皮子,或是布錦,長長鐵條將之捅到底部,再在后邊的槍膛內裝填火藥,關閉槍膛,扣動扳機,扳機帶動下會讓火繩牽動著靠近槍膛處人為殘留的火藥口,點燃火藥,激發火藥爆炸。
所以,后裝火繩槍要比前裝火銃發射更快,因為膛線緣故,彈丸摩擦也小,射程就要遠的多,威力也大的多,唯獨制造麻煩,次品、廢品也多,沒有風車、水車掄動鐵錘,劉衛民也只能一點點人為鍛造槍管。
半年來他教會了些老鐵匠后,除了時不時過來看一下他們教授學徒情況,查看鍛造了多少鋼管,基本上他也沒太多關注,僅這半年來,幾十個鐵匠學徒,也就造了兩百個合格槍管。
劉衛民**著上身,渾身大汗鍛打鐵片,朱徽妍與他也好不了多少,衣襟幾乎就是緊緊裹在的身上,雙手緊緊握著風箱把手,呼啦呼啦的拉拽,小臉早已成了可愛的艷紅,唯獨小花木蘭劉英兒最為悠閑,雙手攬住弟弟,唯恐一不注意弟弟跑到了火爐旁,眼睛卻盯著劉衛民之前裝配好的后裝火繩槍。
也不知道這丫頭心勁怎么就是這么大呢,自己后背背負的比后裝火繩槍還要更進步些,怎么就對后裝火繩槍起了這么大的興趣了呢,難道就僅僅是因為他給那支長長的槍支上了漆料,弄了個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