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話語不許第二人知曉,除非你想死!”
“哼!”
馬四海猛然踢動戰馬沖出,只剩下一頭霧水的沈允婻。
“千萬兩……”
“誰家……”
沈允婻沒有理會馬四海警告,緊皺著眉頭低頭思索,最后只能無奈搖頭嘆息。
“究竟是誰?”
……
劉衛民在外視察炭石礦,一連小半月都未回北京城內,而正如他所想,本來滿京城口風已經傾向于他,結果被他在朝堂上這么一瞎整,面相整個大明征收制造壓水井機頭專利費用,北京城的老少爺們再次吐著無數口水,人望瞬間專移到了朝廷文武大臣們身上,當然了,他的專利也很成功,很輕松賺到了十萬兩。
小半月的沉寂,劉衛民像是成了透明人,所有人再也不愿去理會他,而不同黨派間戰爭也再次爆發。
如同后世中東是整個世界的火藥庫,遼東就是大明朝堂上已經點燃了巨大炸藥包。劉衛民一再跳騰,整個朝堂不得不將所有精力用在了他的身上,當他們發覺自己無可奈何時,全都很默契的將寧德駙馬府掃到角落里不聞不問,而掩蓋下的矛盾也再次擺在了所有朝臣面前。
屁股決定腦袋,身為楚黨的熊廷弼剛剛調任遼東任經略使,對薩爾滸之戰作戰不利將勇大肆砍殺,因此而死不少將勇。
薩爾滸戰敗,明軍損失頗重,人心正值惶恐不安時,熊廷弼處決了不少恐慌逃跑的軍將,雖看起來穩住了人心,增強了軍中頹廢士氣,但隨著袁應泰的入遼為巡撫,各軍衛,尤其是遼陽以北各軍衛將勇紛紛投靠在了袁應泰門下,雙方就因逃將處置上久爭不下。
熊廷弼上奏彈劾袁應泰包庇怯懦畏死之逃將,袁應泰就反過來彈劾熊廷弼濫殺無辜,致使遼東各軍人心惶恐。
熊廷弼彈劾袁應泰大肆征招韃靼胡騎,易為建州賊所趁。
奏折尚未剛剛擺在內閣桌案前,袁應泰的奏折就被八百里加急送入內閣,言遼東軍力不足,言韃靼胡騎悍不畏死,以區區錢財以應戰急,實乃無奈之舉,同時亦彈劾熊廷弼膽怯畏戰、蠻橫霸道,稍有他人反對即以軍法棍棒示人,并彈劾他貪墨軍資以養私兵……
反正兩人爭吵的尤為激烈,因熊廷弼的強硬,薩爾滸敗逃軍將畏懼,自遼東所轄西側邊緣山嶺逃離軍卒將領不再少數,將近三千之人藏于山中,沿著山嶺逃回大明,而此等軍卒大多都是陜甘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