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權、臣權之爭,或是說君權、民權之爭延續了千百年,如今異類駙馬、國公唾手可得的皇帝不要,不僅自身不要君王生殺予奪權利,更是準備讓扶持的皇帝兒子也要失去這一千百年來一直專屬帝王的權利,讓今后所有帝王成為帝國象征,這在朝廷、士林引起的震動是毀天滅地級別的,無論官吏,還是國子監全都緊閉了嘴巴,再不提劉家兄弟為竊國大盜,但“一黨治國”卻有諸多不同言語,也讓內閣尤為頭疼。
內閣、小朝廷所屬官吏尤為贊同“一黨治國”之事,他們習慣了劉衛民一言而決,盡管劉衛民并不是很過問小朝廷如何理事,“一黨治國”之下,他們都將獲得最大政治利益,但較為傳統老學究在“結黨而罪”之下幾十年,或者受了兩百年的影響,而且一旦衛黨治國,他們并非是元老級別的“衛黨”成員,想要獲得足夠利益基本就是奢望,更愿意“虛君治國”之下“多黨治國”。
孫世紀聽著劉之坤話語,起先一愣,有些不解劉衛民為何不將朝臣最為上心之事給個定論,但后面一句話語卻讓他呆住了,繼而沉默許久,嘆息感慨。
“國公……我朝諸臣之首。”
劉衛民話語說的很透白,劉之坤為今后劉家掌門人,就意味著今后真正執掌大明帝國所有權柄的是內閣。
看著并不是奢華馬車穿過西華門消失不見,一老一少站立許久。
一整日登基大典,劉衛民也著實累了,長子年紀尚幼,自幼沒怎么在皇宮規矩下成長,極不習慣一個人待在皇宮,無奈之下,只能讓一家老小住進皇宮內,期望一段時間里,皇帝兒子可以習慣皇宮生活。
小豆芽趕著馬車,來到府門前卻見到三個婦人帶著四個娃娃在門前,外圍遠遠圍著一圈百姓,見是陳三嚴妻妾和孩子們,心情一下子沉重無比。
“國公爺……”
秦氏正要帶著孩子婦人跪地,劉衛民忙上前將她攙扶起來。
“三嚴他……唉……”
很想說是自己過錯,開了口卻成了一聲嘆息。
秦氏低頭,哽咽說道:“若非死鬼非得入城找狐貍精,也不會傷了這么多兄弟,是俺家對不起……對不起數千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