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府之中,有三處地方修建得最是富麗堂皇。
一是知客大廳,迎來送往的場所,代表著候府的臉面。
二是段正旗的書房,這是段正旗在家中處理公務的場所,有時段正旗想一個人獨處,也會在書房安睡。
三便是這候府中堂,此處是主母王念秋休憩和治家的所在,配有三個別院,一個花園和五十多間宅子,光是這個中堂里就養著上百名的仆役侍女。
段楓隨著兄弟姐妹們步入前廳,腳下是打磨成長方形體的青色大理石鋪滿地面,平整如鏡,光可鑒人。
大廳之中,一排古樸的紅木大椅,正中央貼著一個巨大的“禮”字,禮字下方是三級臺階,擺放著一張長寬各有五尺的方形紫檀木案幾,兩旁各有一把花梨太師椅,左邊椅上坐著一個國字方臉,眉目威嚴的中年男子,身著錦衣官袍,頭頂朝冠玉綬,那官袍正中繡著一只麒麟。
衣冠是權利的象征,大齊的慣例是在官服上繡以飛禽和走獸,來顯示文武官員的等級。文官繡禽,武將繡獸,等級森嚴,不得逾越。
文官從一品至九品為:鶴、錦雞、孔雀、雁、白鷴、鷺鷥、鸂鶒(xichi)、鵪鶉、練雀。
武官從一品至八品為:麒麟、獅、虎、豹、熊、彪、犀牛、馬。
麒麟代表著中年男子的高貴身份,當朝從一品武將(一品和從一品皆繡麒麟),鎮北將軍段正旗。
右邊椅上是一名雍容華貴的婦人,穿著一身白毛絨絨的貂皮大衣,云鬢高聳,頭插金絲八寶攢珠髻,兩鬢綰著五鳳珠釵的女人。
這個女人便是掌管著整個候府內務的主母,王念秋,她今年已經四十三歲,但看起來只有三十出頭的樣子,皮膚白晰,面無皺紋,眉宇之間顯示出略微凌厲的味道。
兩人在三級臺階上端坐,臺階之下規規矩矩的站立著一排七個貌美俊俏的丫環,一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油然生出。
一名丫環上前,輕言細語道,“請諸位少爺小姐上前見禮。”
張蘇便上前,雙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側,向段正旗微微彎腿屈身,恭敬道,“父候大人安好。”
又向王念秋行禮,“母親大人安好。”
行完禮,便站到一旁,隨后是老五段瑞,六姐段芳。
六姐請安之后,段楓便上前,雙手自兩邊緩緩抬起,抱拳于額心平齊,向段正旗深深彎腰躬身,“父候大人安好。”
再向王念秋抱拳躬身,“大娘安好。”
隨后他緩步走到段芳后面站好。
接著是后面的弟妹,小十一還是奶孩子,由他母親抱著代為問安。
按照往日的慣例,這時應該是王念秋對子女們訓誡,或者說些家常,聊些閑話。不過王念秋今日有些興奮,看著親兒子段瑞,眼里溢出笑意,“瑞兒爭氣呀,這番竟能得到陛下親口賜他陪伴公主鸞駕,這可是莫大的榮耀。你們這些弟弟妹妹,可得跟你們五哥哥多學學才是。”
她語氣里透出自豪之意,臺下眾子女當然不會拂她的意,紛紛向段瑞道賀,段瑞笑意盈盈的謙虛還禮。
誰也沒有注意到,段正旗威嚴的臉上閃過了一絲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