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只是不太會運球,所以都是拿球在外線策應。
理查德森盯得很緊,可76人致密的防線就出漏洞了。
從NBA成立開始,聯防就是不被允許的。
但對持球人的包夾一直是可以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防守手段。
如果有聯防,應對現在李良這種情況,守個1-4,一盯四聯就可以。
不能聯防,所以不允許。
一對一防守,場上五個人,必須要保持合理的距離、陣型,才能讓包夾來的及時、有效。
之前76人就是這么絞殺伯德的,76人的鋒線很強。
李良單獨把理查德森拉出來,三分線內兩個人,一下子空曠了很多。
半場五打五和半場四打四,那可是感覺完全不一樣的。
伯德跑了一個簡單的拉鏈戰術,先內切,然后往底線回。
李良傳球給伯德,伯德接球就投!
這傳球、接球太順了,沒什么干擾,伯德能不進?
打進兩分!
接著,76人也打進一球。
回過來,還是李良拿球,反擊中一個擊地,考恩斯內切接球上籃得手。
完蛋,康寧漢姆覺得不妙,低估馬拉維奇的傳球了。
這防線如果被打崩,讓凱爾特人打出傳切配合來,比賽就很難很難了。
第一節,李良貢獻了三個助攻,沒有三分出手。
第二節,康寧漢姆見勢不妙,把理查德森換下來,終于拿出了他的殺器——鮑比-瓊斯。
這個80年代著名的白人前鋒,防守端的悍將,完美的第六人。
他在防守端能不知疲倦的拼搶、補位,擁有超能的體力和堅強的意志力。
他是那個年代,白人藍領前鋒的代表人物,康寧漢姆最信任的球員。
本來是用他對付伯德的,現在要用來對付李良了。
鮑比-瓊斯的名頭李良當然聽過,李良會怕嗎?
李良當然不怕,不是他看不起瓊斯,而是他知道,瓊斯雖然是個偉大的,了不起的防守人,但他不會防三分球。
因為這個時代,沒有人明白應該怎么防三分球。
之前打60、70年代的比賽任務,李良遠投功夫雖然在,可沒有三分線啊!
沒有三分線,你跑那么遠進個兩分,你不是智殘么。
有了三分線,就有了李良的生命線。
第二節,李良先是和伯德一個擋拆后的配合,外線45度快速出手,命中三分。
瓊斯這球根本沒意料到會這么投,就伸了伸手,然后目送籃球入筐。
接著,李良站在弧頂外兩步,接到ML卡爾撥出來的前場籃板,拿球直接三分出手。
再進!
打從進這個任務起,李良就覺得自己手感爆炸。
一定是馬拉維奇強烈的信念,讓手感如此出色的。
就這種離著兩步的三分,能在季后賽的強度、緊張度下投進,李良都覺得很難。
但球就是進了,感覺來了,擋都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