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維奇說他討厭三分球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個賽季三分線重新回到7.25米,意味著三分球出手難度大增,讓三分時代晚來了十多年。
但李良不同,他是超越這個時代的,**維奇沒想到這人三分這么準。
當第二節,李良又一次擋拆,獲得空檔出手的時候,鄧肯忍耐不住,上來協防了。
這不防不行啊。
李良知道鄧肯上鉤了,他先投了一個,沒進。
馬刺搶到后場籃板反擊,鄧肯籃下接球,李良上前犯規。
他這犯規非常兇狠,差點把鄧肯的胳膊給卸下來。
上罰球線,2罰1中,鄧肯到目前為止只得到3分。
掘金33:31,領先馬刺兩分。
一分鐘后,雙方各自打中一球。
掘金再次陣地進攻,李良高位弧頂接球,朝加勒特使了個顏色。
加勒特過來擋拆,鄧肯又跟出來了,換防。
李良拿球就要出手,鄧肯身子湊了過來,李良一個假動作把鄧肯給晃了起來。
鄧肯一看李良沒投,知道要糟,可已經來不及了。
李良朝著鄧肯身上一撞,然后投籃出手,造犯規。
裁判響哨,場邊**維奇氣的原地打轉,第二節才打了不到五分鐘,鄧肯三犯了!
怎么辦,下場歇著唄,**維奇只能換人。
李良用心良苦,終于把鄧肯給整下去了。
做到這一步,計劃就完成一半了。
不過比賽這個東西沒有絕對,還有大半場呢,馬刺可不是只有一個鄧肯。
馬刺換上了替補內線卡爾-赫雷拉—曾經火箭的替補中鋒。
在韋伯的任務里,李良和他一起打過比賽。
一看到換赫雷拉,李良呵呵一笑,心想,都說早年的**維奇臨場指揮差,果不其然。
掘金的三分都投成這樣了,還上傳統內線,這不要命么?
在當年,一大四小,內線投三分是非常罕見的。
為了護筐,保護籃板球,場上一定會有兩個內線球員。
這下子掘金可以繼續他們的外線亂射了。
掘金的進攻已經被李良帶起來了,球員們都開始了單打。
鮑比-杰克遜,斯蒂奇、威廉姆斯都是有單打能力的。
他們的主教練比爾-漢茲里克上任后第一場,還想讓球隊打戰術。
80年代的掘金就是一支非常擅長投籃配合戰術的進攻型平民球隊。
可現在這只掘金哪有當年的人員配置,你又打馬刺,刻舟求劍怎么行?
難怪搞個11勝71負,當了一年就不玩了,不是當主教練的料。
掘金趁機在第二節后半段,打出了一個15:3的超級攻擊波,一下子把比分給拉開。
原來的比賽中,馬刺就是上半場落后7分。
然后下半場發力,把掘金打得找不著北。
李良現在要讓掘金上半場盡量多的領先,下半場才有資格揮霍。
56:41,掘金15分的巨大優勢結束了上半場。
半場結束的時候,現場觀眾已經坐滿,為掘金的每一個進球歡呼。
中場休息,比爾-漢茲里克已經不怎么說話了,球隊上下都聽李良的指揮。
按照比爾-漢茲里克的意思,球隊應該求穩,從防守做起,磨陣地,把優勢維持住。
李良卻斷然否決他的建議,要求球隊下半場繼續狂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