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在空位三分能力升到99后,自己在訓練時做過對比實驗,看看和90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差別。
再投了幾百球后,李良感受到了差別——他變得極其的穩定。
這種穩定不是來自于手,因為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比賽,能力值加成,符文加成,李良的手型已經非常非常穩定了。
一口氣命中二十個、三十個空位三分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這種穩定來自于他的心態,投三分時的心態。
李良之前有感受過這種心態,那是在自己參加三分大賽的時候,進入無我的境界。
這種境界很難達到,而當空位三分能力值達到99時,李良發現自己可以比較輕松的進入無我的境界狀態中。
自己的世界只剩下手、球和籃筐。
對手,裁判,觀眾,都是不存在的。
投籃,成為了一個純粹的自己和籃筐,和地球重力,物理定律抗爭的游戲,與其他人無關。
4月30日的晚上,李良在圣安東尼奧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今年季后賽和去年在雷霆不同,李良是一點都不準備留力的。
經過一個賽季的磨合,李良知道自己手下這批人是什么吊樣子。
抽起來,真的誰都不怕。
鐵起來,連李良都怕。
所以,到了季后賽,李良作為主教練,親自上陣給隊員們先打個樣。
首輪第一場就是如此,他要把隊友們的信心給帶出來,讓球員們在一個相對放松的狀態下開始比賽,這樣國王球員的發揮才能更好。
于是,在圣安東尼奧的第一場,第一節比賽,沒有外線防守大閘的馬刺隊,被李良的三分球和急停跳投刺穿。
李良開場后的進攻選擇非常簡單,持球擋拆。
正面連續命中兩個三分球,接著開始刺突籃下,急停跳投連續命中。
李良的近距離急停跳投已經練得爐火純青,在兩翼45度,都是閉著眼睛打板。
他不用看籃筐,只要瞄準籃板,出手點非常高,根本無法封蓋。
加索爾、阿爾德里奇本來移動就不是強項,只能靠長臂干擾,結果眼睜睜看著李良連續命中,沒有任何辦法。
首節,李良砍下20分,國王37:30領先7分。
馬刺隊的進攻打得也不錯,可李良這貨真的防不住。
李良并不準備在系列賽和**維奇玩什么策略、戰術。
從歷史經驗來看,對付**維奇的方式很簡單,一力降十會。
憋了一個多賽季,除了奧運會就沒有使出全力的李良,終于讓圣安東尼奧人民感受了一把被布魯斯-李支配的恐懼。
第二節,李良三分球7中4,又拿下15分,半場35分,打得馬刺不知道該怎么防。
第三節,李良繼續毫不手軟,外線瘋狂三分出手——李良這就是奧運會打法。
國王隊幾乎有一半的出手,都是李良承包的。
第三節,三分球5中3,率領國王打出一波15:0的攻擊波。
馬刺之前一直在苦苦追趕,利用阿德和加索爾的低位優勢拿分。
結果在李良潮水一般,無法防御的進攻面前,終于跟不上了,累死了。
李良三節砍下54分,讓第四節直接變成了垃圾時間。
國王隊員這時候才第一次感受到,和全力以赴的李良打球是什么樣的感覺。
輕松,真的太輕松了。
身體輕松,心態更輕松。
別的事不用干,進攻中站在底角等傳球,認真防守,然后就沒什么事了。
馬刺根本拿不出有效的防守來應對李良的無差別進攻。
外線持球,一個擋拆后直接扔三分,或者不擋拆級扔,這種打法手感來了真的相當無恥。
小個子外線沒法防,大個子防出來,李良就突破籃下。
包夾,兩人包夾等于沒有,要三人包夾。
**維奇這個時候特別特別懷念萊昂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