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周景明的指示,十幾個工人合力將車架抬到了合成臺上,然后荀友亮與老黃又把需要用到的相關零部件搬到了合成臺邊上,組裝正式開始。
周景明的意思是,先不要對荀友亮他們做任何的干擾,而是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根據自己原有的裝配經驗,對車子進行組裝,并且及時反饋并記錄裝配中遇到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作出改進。
荀友亮與老黃兩個人都是轎車廠中的裝配能手,這也是為什么周景明要安排他們裝配底盤部件的原因,底盤才是一輛車中最重要的部分,底盤裝配的好與壞,直接影響整輛車的性能發揮。
而荀友亮與老黃也沒有辜負周景明對他們的信任,剛一上手就展示了非凡的裝配技術。周景明站在一旁,一手拿著大眾那邊的工藝文件,一邊在飛快的做著記錄。
雖然車型不同,但實際上萬變不離其中,車上的部件無非就是那幾樣,也就是裝配部位可能會有些差異,其余的基本上不會有什么變化,所以最初的時候,荀友亮等人并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不過很快地,他們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空調管不會裝配!
國內生產的小轎車,不論是申城牌,還是紅旗牌,都沒有選配車載空調這一個選項的,荀友亮這些人也只是聽說過“空調”這個東西,畢竟國內連電風扇都沒有普及,更不用說空調這種高級貨了。
“你們看好了,空調管的裝配其實很簡單,我給你們示范一下就知道了。”周景明一邊將手中的東西放下,一邊帶上手套,然后操起一旁的空調管路,便開始示范起來。
跟空調有關的管路以及線束還是很多的,更不用說這其中還涉及到蒸發器與冷凝器的裝配與連接,所以周景明干脆就把這一套東西全都裝好了。
“你們剛剛看清楚了嗎?”將最后一束管線捆扎完畢之后,周景明回頭看著荀友亮他們問道。
荀友亮有些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周景明剛剛裝的東西實在是有點多,就看一次的話,他也不能保證全都記住。
“那好,我把這些都拆掉,你們再來試一下。”說著,周景明又拿起工具,將之前裝配好的空調管路,全都拆了下來。
工程上的東西,光靠看是沒有用的,還得靠動手才能了解其中的原理。
在周景明的指導下,荀友亮與老黃等人慢慢的就掌握了空調裝配的要點,雖然裝配速度上還比不上周景明,但畢竟是第一次裝配,以后有的是機會把熟練度提上來。
…………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十一點,考慮到大家都很累了,李明哲便停止了今晚的組裝,讓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晚上再繼續裝配。
從六點開始,總共五個小時的時間,荀友亮他們也不過是剛把傳動軸與排氣系統裝到車架上,變速箱與發動機還沒有合成到一起,但是這一次裝配,也暴露了許多問題,周景明將這些問題一一記了下來,下一階段,就是著重解決這些裝配的瓶頸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