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周景明剛準備繼續往下說,一名來自德國的工程師卻是站了起來,“不好意思打斷一下,我無意冒犯,但是您說的這項缸內直噴的技術,我國的寶沃汽車,早在三十年前好像就已經推出過了,我不知道你所謂的缸內直噴,跟寶沃當時的缸內直噴,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嗎?”
這名德國工程師這么一問,臺下的目光霎時間全都集中在了周景明的身上,如果真的如這名工程師所說,周景明提出的缸內直噴,無非就是拾人牙慧,老生常談了?
面對這樣的質疑,周景明卻依舊是處變不驚,“寶沃汽車曾經確實推出過裝有缸內直噴的汽車,我現在將要介紹的缸內直噴,本質上跟寶沃當年推出的那一款沒有什么區別,都是將噴油的位置從進氣歧管轉移到了氣缸內。”
“那你的意思是,缸內直噴并不是你的首創了?”那名工程師繼續問道。
“缸內直噴這樣的設想,自然不是我首創的。”周景明很大方的承認道,“但是我也想問一下,寶沃汽車當年推出來的缸內直噴,并沒有實現量產吧?”
“并沒有在業內引起轟動吧?”
“那你們知道為什么寶沃的這項技術并沒有實現量產嗎?”
“是因為這項技術不夠先進嗎?”
“是因為缸內直噴真的比不過電子噴射,甚至是化油器噴射嗎?”
…………
周景明一連串好幾個問題,將那名德國工程師直接問蒙了,事實上他對于缸內直噴也不是很了解,只是曾經在文獻上看到過寶沃汽車曾經推出過一款裝有缸內直噴發動機的汽車。
將壓力成功轉移之后,周景明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剛剛問的問題,答案都是NO!寶沃當年推出的缸內直噴發動機沒有實現量產,不是因為缸內直噴這項技術不好,而是因為它的技術原理本身就不合理,他并沒有解決缸內直噴所帶來的缺陷,動力性與燃油經濟性上的優勢也并沒有體現出來,換言之,寶沃只是提出了缸內直噴這樣一個概念,但對于如何實現缸內直噴的技術路線,并沒有搞清楚。”
“而今天,我就要借用一下寶沃當年提出的這個概念,從技術原理、零部件結構設計以及電子控制等方面對缸內直噴這項技術進行重新定義,真正體現出缸內直噴的技術優勢!”
對于可能會有人拿寶沃當年的那款缸內直噴發動機做文章,周景明也早就做好了準備,一來寶沃當年并沒有對這項技術申請過專利,二來周景明目前設計的缸內直噴,實際上已經完全超出了寶沃當年對這項技術的定義,技術上也更加成熟。
臺下一片肅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缸內直噴完全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既然周景明對自己即將要展示的內容這么有信心,那么他們當然愿意認真聽下去了。
接下來,周景明便對照著圖紙,從缸內直噴整體的技術原理,再到核心零部件的設計,詳細的作了介紹。
隨著周景明講解的深入,臺下坐著的那些人,對于缸內直噴也是越來越感興趣,周景明對于噴油器等核心部件的設計,更是讓他們感到震驚,從理論上來說,缸內直噴的技術優勢,是明顯要好于其他噴射技術的!
“綜上所述,缸內直噴能夠很好地解決傳統發動機油氣混合不均勻的問題,最大程度的提升發動機的動力性,這些在技術上完全是可行的,謝謝大家。”
兩個多小時的匯報,中途沒有任何的停頓,而當周景明說完最后一句話之后,臺下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