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洞實驗室主要由洞體、驅動系統以及測量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洞體的建造肯定是由國內的施工隊負責,但是在驅動系統以及測量控制系統的選購以及安裝上,肯定是需要專業團隊進行控制的,否則的話,周景明也沒有必要花錢請外國人來負責這個項目。
除了會定期進行進度檢查與驗收之外,周景明并不會插手實驗室建造的其余事情,畢竟他只知道如何使用風洞實驗室,至于建設方面,他卻是知之甚少,這種事情交給專業團隊錯不了。
根據周景明的預期,這一次的風洞實驗室,如果從明年年初開始施工的話,怎么也得到后年年底才能徹底竣工,也就是說,最快的話,風洞實驗室也要到1987年才能投入使用。
為了讓實驗室的設計團隊有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周景明與王援朝兩個人干脆就從工作室那里搬了出來,周景明依舊是住在轎車廠,而王援朝則被安排在了尋明齒輪廠那里,反正王援朝只是暫時居住在那里,因為一旦博世那邊缸內直噴的實驗條件準備好,周景明就會讓王援朝常駐在博世那里,跟進缸內直噴的試驗進度。
而安排好風洞實驗室的建造工作之后,這段時間里,周景明則專心留在轎車廠,忙著陳東升委托自己的事情,也就是關于紅旗轎車換代的項目。
最初的紅旗轎車,是仿照克萊斯勒的車子,通過拆解每一個零部件,然后手工測繪之后制造出來的,所以不論是車子的造型,還是動力與裝備,跟克萊斯勒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從1958年第一輛紅旗轎車問世,到現在的1984年,這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紅旗轎車經歷了Ca72、CA770、CA771、CA772、CA773等這些車型的變更,但是因為油耗大、成本高、性價比低,紅旗轎車早在1981年就已經停產了,而且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紅旗轎車的產量也只有1500輛。
陳東升之所以急于對紅旗轎車進行換代,一方面是因為紅旗轎車的停產,一汽需要進行轉變,另一方面,紅旗轎車作為我國的國車,陳東升也不忍心看著這款車消失在歷史的舞臺。
事實上,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陳東升這一次主導的紅旗轎車換代項目并沒有成功,一直到九十年代,一汽才和國外的汽車廠商進行合作,并且以奧迪100為原型,打造出外形與奧迪100如出一轍的紅旗98(之后叫做“紅旗名仕”)。
后來又相繼開發出大紅旗CA7460、世紀星、HQ300等車型。但是國人最熟悉的紅旗車型,應該就是亮相60周年國慶閱兵典禮上的紅旗HQE了。
然而,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不管紅旗轎車怎么“折騰”,其在市場的銷量只能用“慘淡”來形容,消費者對于紅旗轎車的品牌認可度始終不高,這也是擺在一汽集團眼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陳東升這一次讓周景明做的工作,實際上就是一個技術顧問的身份,因為主要得設計工作,還是由一汽的工程師負責,周景明無非就是在一些細節上給出建議,但是周景明對于自己這次工作的定位,卻并不想局限于技術顧問這一方面。
既然想要對紅旗轎車進行換代,那最好就一勞永逸的解決紅旗轎車市場認可度不高的問題,讓這款“國車”展現他應有的魅力,而不是一直折騰到周景明重生之前,也沒有多大的改觀。
用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周景明終于準備好了關于紅旗轎車換代的材料,然后在10月16號那天,坐上了前往一汽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