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油器霧化粒度在設計范圍內”
“油霧分布滿足要求”
“高壓油泵工作壓力15MPa,滿足設計要求”
“油泵的揚程為232m,達到使用要求。”
…………
相關的零部件被安裝在實驗臺上之后,一項又一項數據從實驗員的嘴里被報了出來,正如周景明所預料的,所有的零部件在性能上完全符合要求!
除了設計上的完美無瑕之外,博世公司先進的制造工藝也保證了零部件性能上的穩定。
約莫兩個小時之后,所有零部件的性能試驗全都通過了測試,而接下來,就要開始進行可靠性與耐久性試驗了,為了縮短試驗周期,這兩個試驗是同時進行的。
可靠性試驗主要是以循環疲勞試驗為主,測試的是零部件在極限環境以及正常工況環境下的可靠性與耐久性。
在試驗之前,博世的實驗員已經就試驗的工況參數以及極限載荷環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理論就算,工況參數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試驗結果是否可靠。
“兩位,可靠性試驗的結果,明天早上才能有答案,這里會有我們的技術員盯著,我還是帶你們去參觀一下我們公司的發動機生產線吧。”可靠性試驗開始之后沒多久,羅伊斯就笑著對周景明他們說道。
一般來說,但凡是跟疲勞試驗掛鉤的,試驗周期都會很長。
周景明也沒打算一直在實驗室待著,對于羅伊斯的提議,也就欣然答應了。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周景明每天都會來到實驗室,查看實驗的進度以及結果,第一次的可靠性試驗結果完全是OK的,不過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正確,實驗室的負責人又重新做了一次可靠性試驗,不過結果依舊是滿足要求。
就這樣,今天已經是周景明來到這里的第四天了,結束了零部件試驗之后,終于迎來了整機實驗,這才是周景明此次來德國最關心的。
試驗采取對比試驗的形式,三臺分別裝有化油器噴射、電子噴射以及缸內直噴技術的發動機,全都被放在了發動機臺架上,每個臺架跟前,都有三名實驗員站在跟前,負責記錄實驗數據。
從實驗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接近半個小時了,周景明就這么站在那里,臉上看起來雖然很平靜,但是內心深處卻是很緊張,如果這一次實驗結果不理想的話,后續還需要做許多的調整,這對于周景明來說,無疑是增加了負擔。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臺架上的發動機聲音也越來越小,這就意味著整機實驗已經快接近尾聲了,又過了十分鐘之后,實驗正式結束,三名負責記錄數據的實驗員也是第一時間將報告拿到了周景明那里。
周景明兩只眼睛同時盯著三份報告,逐項數據進行對比,最終在最大輸出扭矩那里停了下來。
“缸內直噴的輸出扭矩,竟然沒有電子噴射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