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年初,申城汽車工業發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從今年一月份開始,申城市區內行駛的所有汽油輕型車,都必須符合國一標準才能上路。
第二件事,就是上汽大眾金陵分廠已經完成了一期工程,廠區內主要建筑已經全部竣工,目前正進入二期工程階段。
金陵分廠建廠速度如此之快,是周景明沒有預料到的,按照這樣的進度,最遲今年六月份,金陵分廠那邊就可以正式投入生產了。
而第三件事,雖然是最后一個發布的,卻是引起爭論最大的一件事,上汽方面宣布,因為公司內部業務調整,由上汽轎車廠生產的申城牌小轎車,將于今年年底徹底停產,這款誕生于1963年,在國內服役達到了23年之久的自有品牌小轎車,終于迎來了生命的終點。
而這一時間,比最初傳的1988年年底,足足提前了一年之久。
一時間,整個申城乃至國內的汽車工業,都對這件事表示了極大的關注。作為國內僅有的兩個轎車品牌,申城牌小轎車的停產,意味著目前國內的民族轎車品牌,只剩下紅旗轎車依舊在堅挺著了。
從品牌誕生以來,申城牌小轎車最輝煌的時期,就是周景明參加工作之后的第二年,從1984年到1986年這三年,不僅汽車的質量升了上來,而且整個工廠的產量,也是在那三年間達到了頂峰,年均產量達到了近兩萬輛,這三年的產量,超過了過去二十多年的產量之和。
不僅如此,申城牌小轎車更是開創了國內私家車消費的先河,成了第一個試點4S店的品牌,也是因為申城牌小轎車,以申城為中心,全國各個城市都相繼取消了對于私家車消費的限制。
如果說,桑塔納的引進對于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是一劑良方的話,那么申城牌小轎車,無疑是這劑良方最好的藥引,沒有這副藥引,桑塔納這劑良方,也不會發揮百分之百的藥效。
然而,就是這副藥引,依舊是敵不過歷史的發展,周景明先前做了那么多的努力,依舊沒能改變這款民族品牌車停產的最終結局。
“申城牌小轎車,是我們申城汽車工業的象征,可惜了這么好的一個品牌,就這么停產了。”一名曾經參與過上汽創建的老汽車人,傷感的說道。
“情懷不能當飯吃,從上汽引進桑塔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這一天的到來,二十多年來,申城牌小轎車甚至都沒有實現車型的換代,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如此故步自封的品牌,只能說,停產是歷史的必然。”一名資深的汽車專欄評論員這樣寫道。
“申城牌小轎車的停產,給了我們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就是在國內大力發展合資車的背景下,如果不盡快實現產品的更新換代,那就必然面臨著被時代淘汰的下場,我們紅旗轎車,決不能步申城牌小轎車的后塵!”一汽廠長陳東升,在紅旗換代的項目會上,斬釘截鐵的說道。
…………
一篇又一篇的報道,一個又一個的討論,都不能改變申城牌小轎車停產的命運。
上汽轎車廠。
這是趙柯工作以來心情最沉重的一天,誰也沒想到,曾經如此輝煌的上汽轎車廠,竟然也會走到停產的一天。
此時的廠區草上上,沖焊涂總四個車間所有的工人,包括轎車廠所有的領導,全都集中到了一起,雖然上汽已經發布公告了,但是趙柯作為廠長,還是要親自對所有人宣布一下比較好。
工人們現在都已經鬧翻天了,汽車的停產,是不是意味著,他們這些人,都會失業?
對于習慣了吃國營廠子鐵飯碗的這些人來說,八十年代的失業,堪比天都塌了,可是面對上汽這樣的決定,他們又能怎么辦,真的就像有些人說的,去政府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