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一口氣之后,徐博華推門而入,會議室中,奧迪公司的代表以及其母公司大眾汽車的談判代表已經列席而坐,一汽大眾這邊,陪同徐博華一起參加談判的其余人員也都坐在了那里,徐博華是故意最后一個來的。
“徐先生,關于昨天我們公司提出的一汽大眾股權變更的事宜,你考慮的怎么樣了?”雙方人員全都到齊之后,奧迪公司的代表率先問道,而說話的,則是周景明的老相識布蘭特。
前面兩次的談判中,一汽大眾以及奧迪、大眾三方已經就引進奧迪200的價格、技術支持等方面達成了一致協議,但是奧迪公司卻堅持要參與到一汽大眾的經營管理當中,提出對一汽大眾的股權結構進行變更,由原先的一汽集團、大眾集團雙方持股,變成由一汽、奧迪以及大眾三方共同持股。
對于這樣的要求,徐博華已經請示過一汽集團以及機工部的有關領導了,可以同意對一汽大眾的股權結構進行變更,但是在具體的股權份額上,一汽大眾又和奧迪公司產生了分歧。
奧迪公司堅持要求其占股份而不得低于20%,但是中方這邊認定的最高份額,卻只有10%,再加上大眾公司這邊也不肯多讓出自己的股權份額,所以談判就一直僵持在這個方面了。
“布蘭特先生,我們還是堅持原先的看法,奧迪公司只能持有一汽大眾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股權份額,這是底線,再多的話,集團那邊是不會同意的。”徐博華頓了頓,然后繼續說道。
“布蘭特先生接觸天明集團董事長周景明先生的次數要比我多,你應該很清楚他的個人能力有多強,我并不是危言聳聽,如果奧迪不趁著現在搶占我們中國市場,一旦天明集團的豪華車投放到市場上,到時候你們就只能望洋興嘆了,逸軒SUV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們只顧眼前的利益,而不管長遠利益,堅持持股百分之二十的話,這對于我們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說完這些之后,徐博華沒有再繼續說下去,而是靜靜的看著布蘭特,等待他的回答,這些話,在這幾次的談判中,徐博華已經是反復強調過了,如果還是不能說服奧迪公司的話,徐博華就只能做出一定的讓步了。
昨天晚上,他已經跟國內的領導溝通過了,可以將奧迪公司的持股份額放寬到百分之十五,但是在做出讓步之前,徐博華還是想再努力一下,畢竟百分之五的股權份額,并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布蘭特陷入了沉思,他何嘗不知道徐博華所說的這些都是事實,但是一方面,奧迪公司同天明集團早就已經是合作伙伴關系了,雙方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合資建立了工廠,現在同一汽大眾聯手,有點兩面三刀的意思。
另一方面,奧迪公司這邊也清楚,在這次談判中,一汽大眾是需求更為迫切的一方,奧迪這邊當然希望能夠借這次機會,多攫取一些利益了,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天明集團雖然是奧迪公司的合作伙伴,卻也是他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奧迪公司的有些高層甚至認為,天明集團進軍豪華車市場的威脅,甚至要超過寶馬以及奔馳兩個汽車品牌帶給奧迪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