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申城的第二天,周景明就進入了工作狀態,此時馬旭東正在向他匯報汽車金融公司的有關工作。
聽完馬旭東的匯報之后,周景明略顯驚訝,這才過了半個月,馬旭東竟然已經把金融公司整合得如此充分了。
“老馬,我前幾天問過李部長了,最遲明年,金融牌照肯定能發到我們手上,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還得辛苦你盯著點了,后續集團所需要的融資工作,肯定都是由你們來負責的。”
“董事長,你有沒有考慮過咱們集團上市融資的事情?”馬旭東猶豫了一下,還是這樣問道。
“上市?”
周景明愣了愣,隨即陷入了沉思。
國內的A股市場目前剛剛開始起步,勢頭很猛,如果天明集團要是選擇在國內上市的話,絕對是國內汽車第一股!
周景明在重生之前,國內的汽車廠商上市的情況并不罕見,長安汽車、上汽都是以集團的形式整體上市的,長城汽車更是國內第一個在港股上市的車企,而一汽并沒有整體上市,只是旗下的子公司一汽轎車上市,不過一汽轎車連年虧損,股市價值也是一跌再跌。
放眼國外,汽車制造商上市的現象就更常見了,世界前十的汽車廠商,沒有一個不是上市公司的。
“既然我們已經搞了股份制改革、搞了集團化,那么接下來集團上市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如果董事長覺得國內的股市不穩定,也可以嘗試去美國上市呀,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的資金用于集團的發展了。”
馬旭東繼續說道。
“上市的事情暫且不著急,等再過幾年的吧。”最終周景明還是搖了搖頭。
集團上市不是一件小事,距離東南亞金融危機還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段,不適合任何大規模的融資工作,而且,現在天明集團還沒有發展到鼎盛階段,規模太小就去上市融資,反倒會掣肘集團的發展。
至于馬旭東所說的去美國上市融資,就更不現實了,雖說華晨金杯汽車公司在1992年的時候確實在美國成功上市,成了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但那時候華晨金杯是通過“合資”以及“間接控股”的方式實現的在美上市,與后來阿里巴巴等企業在納斯達克的上市性質并不完全一樣。
周景明如果要選擇在美國上市,肯定會是阿里巴巴性質的,而不會是什么合資性質的。
既然周景明否決了這個提議,馬旭東也就沒有再多說什么,論對集團整體的發展規劃,馬旭東自認為是比不上周景明的。
接下來,兩個人又就汽車金融公司的運營交換了不少意見,就在馬旭東準備離開的時候,周景明又忽然叫住了他,
“老馬,回頭你跟財務部的同事合計一下,看看集團還能動用多少的資金,我準備贊助一下南美足協的幾個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