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集團與馬自達公司合資工廠的正式投產,成了島國媒體關注的一件大事,并且在第二天的時候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內容。
長久以來,島國的汽車產業格局一直都是波瀾不驚的,這一次中日雙方首次在島國國內設立合資項目,在島國的汽車工業中激起一層漣漪。
有記者撰文稱,天明集團進入島國汽車市場,將會極大的改變目前島國的汽車產業局勢,豐田汽車一家獨大的局面很可能會出現變數,背靠天明集團的馬自達,或許會迎來新的轉機,未來馬自達公司追趕上豐田汽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有人認為,天明集團的入局,很可能會給島國汽車工業帶來極大的危害,文章更是大膽推測了天明集團整個“入侵”計劃:通過合資項目,逐漸的控制馬自達公司,然后趁機壯大天明集團在島國的市場規模,進而控制其余的汽車廠商……
對于這樣的新聞,周景明只能佩服這些人的腦洞實在是不小,收購一些小型企業還行,但是想要跨國控股諸如馬自達這樣的大型制造企業,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就算是一時得逞,島國政府也不會容忍這樣的局面繼續維持下去的。
周景明重生之前,最鮮活的例子,莫過于法國的雷諾汽車收購島國日產以及三菱汽車這件事,這三家公司組成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一舉成為當時國際上規模最大的汽車集團,其掌門人卡恩也成為汽車界傳奇一般的人物。
但是后來的結局卻并不如意,帶領日產以及三菱走出困境的卡恩,不僅先后被日產以及三菱罷免了社長的職務,隨后更是兩次被島國警方逮捕,整個聯盟也是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所以周景明可不會犯這種錯誤,控不控股他并不在乎,只要能進入島國市場就可以了。
剪彩儀式結束后的第二天,周景明就和趙柯等人返回了國內,前期引進島國國內的車型,包括鳳凰轎車以及麒麟轎車這兩款,后續的話,逸軒SUV,乃至于炎黃轎車都可能會相繼登陸島國市場,只不過這些車型會不會以合資的形式引入,周景明暫時還沒有考慮清楚。
銷售方面的事情,將主要由馬自達公司負責,天明集團只需要從旁協助就可以了,畢竟馬自達公司在島國國內有著非常完善的銷售系統,周景明也不用過多的擔心。
合資的一大好處就在于天明集團并不用過多的操心生產與管理上的事情,只需要坐等著年底分紅就可以了,就像同奧迪在德國合資生產鳳凰轎車一樣,不管什么時候,天明集團總會有一筆固定的款項打到賬戶上。
而馬自達方面,也是嘗到了同天明集團合資的第一個甜頭,工廠投入生產的當天,馬自達公司的股票市值就上漲了百分之二十,創下了三年以來股價的最高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松田一郎就更加的重視這一次的合資機會了,同時內心深處還有著一陣后怕,如果當時他不聽松島次郎的勸阻,直接就終止了和天明集團的合作,那么馬自達公司可能會錯失重回巔峰的大好時機。
相比較天明集團以及馬自達公司的志得意滿,此時的豐田汽車,日子卻并沒有那么好過,盡管他依舊是世界第二大汽車制造商,并且距離第一的通用汽車也只有一步之遙,但是對于未來發展前景的擔憂,卻讓豐田秀吉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前幾年后庭剛被捅,現在倒好,人家后庭玩膩了,想換個花樣了,直接就來到你前洞了,連前奏都沒有,二話不說直接開干,豐田公司連緊急措施都沒來得及做,只有嗷嗷叫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