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強調電池回收技術的研究,是因為一旦電動汽車在社會上普及,代替了傳統汽車,那么一定時間之后,當電池壽命達到極限,那么如何處理廢舊電池,將會是一個十分現實而又重要的問題。
一旦處理不好,廢舊電池對于環境造成的污染,將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解決電池回收技術之前,純電動汽車的大量普及,周景明覺得并不現實。
國家監管層面肯定也十分清楚這一點,畢竟發展電動汽車很大的一個出發點,就是出于環保的考慮,不管是誰,都不可能送走了一個尾氣污染,卻又迎來電池污染,這本身就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所以想要在發展電動汽車的同時,就把電池回收技術的研究提上日程,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硬幣的正反面而已。
結束了這次會議之后,天明集團的電動化研究,也終于是邁開了重要的實質性一步。
“接下來,涉及到動力總成方面的事情,就交由你來負總責了,需要協調其余部門的,你找師兄商量就可以了。”從會議室出來之后,周景明還不忘對王援朝叮囑道。
經過周景明與趙柯等人的討論研究決定,天明集團的第一款混合動力汽車,將會在逸軒S3上進行,到時候S3的換代車型,就是混合動力,如果混合動力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接下來,周景明會嘗試著推出首款純電動汽車。
時間節點的話,周景明的計劃是在2005年之前,天明集團能夠具有純電動汽車的開發與生產能力,逐步實現集團的電動化戰略。
而后在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再全面推動智能化、網聯化以及共享化。如果一切都按照周景明的預期進行的話,天明集團將會成為國際上首個實現“汽車四化”的汽車制造商。
接下來的時間便如同往常一樣,天明集團的一切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時間也很快就進入到了十一月份,距離今年,或者說本世紀的結束,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
像之前一樣,徐衛東照例在這個月月初的時候,向周景明匯報上個月的銷售情況。
“因為受到鴻蒙上市的影響,集團其余幾款車型的銷量也同樣得到了大幅增長,相比較九月份,十月份的全球總銷量增長了近百分之三十,新上市的鴻蒙,目前普通款已經賣出去三百臺了,再算上定制款的話,總銷量接近500.”
徐衛東將一份文件遞給周景明之后,便開始解釋起來。
“此外,截止到十月底,我們在過去十個月的時間里,已經實現的汽車銷量,達到了382萬輛,其中增長幅度最大的,便是南美市場,按照目前的趨勢,我們在今年定下的400萬輛銷售目標,這個月結束就能夠完成,十二月份所有的銷量,都是超額完成的指標。”
徐衛東頓了頓,忽然就笑了起來,“也就是說,你沒辦法扣我工資了,哈哈哈。”
周景明認真的翻看了一下文件之后,便無奈的聳了聳肩,“我可沒說要扣你工資,不過能夠超額完成銷售指標,確實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今年能夠在去年不到280萬銷售業績的基礎上,大幅度增長120萬輛的銷量,其實主要原因還在于市場的開拓,如果不是南美市場的耕耘,絕對沒辦法實現如此大的增長,但是接下來,如果想要在400萬的基礎上,再實現打的增長,光靠市場開拓,可能就沒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