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美國人發現,2已經沒有了升級的空間,于是美國人開始研發3。
3的性能比2好很多,2722噸的全重,保證3有更好的防護力,坦克炮也升級為75毫米,機動性也不錯。
缺點當然也有,3除了75毫米主炮之外繼續使用37毫米炮,機槍的數量減少到兩挺,這樣3就需要六個人才能操縱。
3內部空間很小,塞進去六個人,擁擠程度堪比沙丁魚罐頭。
僅僅這樣美國人還能忍。
問題是美國人生產出3之后,德國人已經開始生產三號坦克。
跟三號一比,3再次落后。
美國人這一次痛定思痛,不再將模仿的對象對準德國人,而是以南部非洲“豹”式坦克為模板,研發出“謝爾曼”。
這一次美國人終于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謝爾曼”的戰斗全重3365噸,主炮依然是75毫米,乘員減少到只有五人,坦克防護力再次提升,擁有較強的機動性,綜合實力已經有了和德國最新式的四號對抗的能力。
布拉德利來到遠東,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觀察南部非洲陸軍的武器裝備,作為美軍裝備部隊的重要參考依據。
海軍陸戰隊裝備的水陸兩棲坦克,綜合性能其實不算好,防護力不夠強,火力倒是還不錯,使用的同樣是75毫米坦克炮。
這是最適合海軍陸戰隊使用的坦克,畢竟海軍陸戰隊的對手不是強大的裝甲部隊,而是缺少反坦克武器的島嶼守軍。
以日本軍隊的裝備水平,也沒有能力為守島部隊反坦克武器。
在了解到海軍陸戰隊裝備的水陸兩棲坦克數量后,布拉德利內心充滿絕望。
南部非洲海軍陸戰隊一共裝備了大約2500輛水陸兩棲坦克。
美國陸軍的坦克現在加起來也就2500輛,其中還有數量眾多的2,現在2在美軍只作為訓練坦克手的訓練車使用,根本無法作戰,派到戰場上就是送死。
“謝爾曼”雖然實力不俗,今年剛剛開始生產,提高產量還需要時間。
南部非洲軍隊不僅有水陸兩棲坦克,而且還有數量眾多的“虎”式和“豹”式,其中僅“豹”式的數量就超過15000輛。
要在短時間內追上南部非洲軍隊的裝備水平,憑借美國的軍工生產能力大概不現實。
除非美軍從南部非洲采購武器裝備。
作為盟軍的供貨商,南部非洲僅去年一年就生產了大約60000輛坦克,這些坦克不僅供應南部非洲聯盟部隊,而且供應英軍和俄羅斯軍隊,以及自由法隊,現在再加上美軍,貌似南部非洲軍工企業還有余力。
不過這不是布拉德利說了算,軍事采購是大事,布拉德利可以將信息給華盛頓,由華盛頓的高官們做出決定。
華盛頓的高官們也很煩,這個時空美國面臨的情況,比另一個時空嚴重很多。
美國沒能拿到盟軍的訂單,盟軍的訂單都被南部非洲搶走了。
而且美國還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
南部非洲軍隊已經開始在菲律賓準備登陸,美國人如果毫無表示,那么戰后,菲律賓還會不會接受美國的統治
這個問題很嚴重,菲律賓人對美國人沒有忠誠可言,連日本人的統治都可以接受,對南部非洲的統治多半會舉雙手雙腳贊成。
這時候已經回到華盛頓的麥克阿瑟又跳出來,要求華盛頓立即向遠東增兵,由美軍主導對菲律賓日軍的作戰。
先歐后亞
別逗了,南部非洲在北非屯集重兵,美國人插不上手。
那就把精力都用在報復日本人上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