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點——”同樣來自內志蘇丹國的軍士長馬赫迪提醒,然后四名傘兵一起向坦克射擊,掩護阿卜杜的行動。
阿卜杜的動作很快,身體靈活的像貓一樣,猛然從掩體后竄出,向小河沖過去。
意大利人準備充分,馬上機槍就掃過來。
阿卜杜的速度雖然快,還是在河邊被子彈擊中,馬赫迪很清楚的看到阿卜杜胸腹位置有鮮血飚出來,距離小河只有一步之遙。
阿卜杜肯定傷的很重,不過他堅持滾入小河,突擊步槍掉在河岸邊。
“榴彈發射器,榴彈發射器在哪兒——”馬赫迪這會兒多希望能有一門迫擊炮,這樣也不至于毫無還手能力。
考慮到燃料罐的不穩定性,傘兵沒有裝備火焰噴射器,榴彈發射器還是有的。
南部非洲軍隊正在列裝可以掛在單兵武器上的榴彈發射器,不過要普及還需要時間。
南部非洲的火力不足恐懼癥已經到晚期,對火力的追求永無止境。
這樣后勤的壓力肯定會越來越大,以前一名士兵攜帶200發子彈就夠了,足夠一個星期使用,現在帶四百發也不夠,士兵的單兵負重本身就已經很高了,如果再加上榴彈,那真是拿人當騾子用。
傘兵現在裝備的還是“超級左輪”,這種上一次世界大戰就已經服役的超級武器,正在被新型榴彈發射器取代。
“超級左輪”的使用很簡單,發射速度也很快,六枚榴彈飛過去,圍繞坦克構筑防御陣地的意大利士兵同樣傷亡慘重。
戰爭就是這么殘酷,為了殺死對手無所不用其極,就看誰先撐不住。
“呼叫艦隊或者空軍援助,我們需要艦炮或者炸彈——”馬赫迪扯著嗓子喊,剛才一枚炮彈在他不遠處爆炸,聽力受到一定影響。
“這不現實,艦炮的威力太大——”馬庫斯也在喊,傘兵和意大利人的陣地犬牙交錯,艦炮轟擊的話,造成誤傷的概率太大。
這樣看起來,還是像吉隆坡那樣的登陸戰,最符合南部非洲的實際情況。
能用炮彈和炸彈解決的問題,何必要派傘兵冒險。
這都是經驗,亞瑟還需要磨煉。
讓馬庫斯和馬赫迪驚喜的是,阿卜杜還沒死,他從距離坦克不遠處爬上岸,對準坦克發射唯一一枚火箭彈。
1.8公斤高性能炸藥將m13/40坦克從內部撕裂,m13/40的炮塔被炸起大概三米高,坦克內彈藥引發殉爆,就像一個巨大又絢麗的煙花。
“沖,干掉他們!”馬庫斯怒吼著從掩體內躍出,對面的意大利人已經亂成一團,坦克爆炸的一瞬間徹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