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意大利出動空軍,要等空軍飛抵馬耳他上空,才會被盟軍的雷達站檢測到。
等盟軍飛機出動,意大利空軍的運輸機已經抵達突尼斯了,根本來不及。
有了雷達預警機,意大利空軍的運輸機剛剛從機場起飛,就會被雷達預警機檢測到,盟軍戰機可以及時起飛,在馬耳他上空進行攔截,效率大大提高。
12月21號,盟軍戰斗機從阿爾及爾起飛,前往馬耳他海域執行攔截任務,當晚有24架意大利運輸機被擊落。
12月25號,盟軍戰斗機再次出動,這一次意大利空軍損失了57架飛機,其中包括32架戰斗機。
1月3號,意大利空軍再次損失19架運輸機,從這天開始,意大利空軍停止了對北非軍團的大規模空中援助,只有零星運輸機突破盟軍封鎖線。
轟——
一輛南部非洲“豹”式坦克通過十字路口的時候,路邊一個垃圾堆突然發生劇烈爆炸,“豹”式坦克被掀翻,里面的坦克手兇多吉少。
“從旁邊的院子里沖過去——不要走街道——”韓凱沒有停車,就在剛剛,一輛“豹”式坦克被德軍使用火箭筒在近距離摧毀,這給韓凱敲響了警鐘。
南部非洲在進步的同時,德國人也沒閑著。
在南部非洲援助俄羅斯的武器清單中,火箭筒因為價格便宜使用方便,很受俄羅斯人歡迎。
德國人受到啟發,很快就研發了自己的火箭筒,并且大量裝備部隊,對盟軍裝甲部隊威脅很大。
德國人的反坦克炮,現在最大口徑才57毫米。
火箭筒的口徑卻達到150毫米,而且發射的是穿甲彈,安裝了機械或者光學瞄準鏡,有效射程250米,垂直破甲厚度達到200毫米,重量大約8千克。
盟軍裝甲最厚的“虎”式坦克,正面裝甲也才110毫米,因為使用的是傾斜裝甲,而且加裝了外掛裝甲,才能硬抗德國火箭筒的正面攻擊。
也只有正面才能硬抗,如果是側面或者后部遭到攻擊,“虎”式同樣扛不住。
好在德國人的火箭筒產量有限,而且更多配備在俄羅斯戰場,北非這邊火箭筒的數量并不多。
“豹”式坦克的正面裝甲是100毫米,側面裝甲只有60毫米,就算加裝了反應甲,也無法徹底免疫火箭筒的攻擊。
隨著韓凱一聲令下,“豹”式坦克開足馬力向路旁的土墻撞過去,沿著路旁的院落一路橫沖直撞,不給德軍攻擊的機會。
火箭筒的使用同樣受到環境的限制,只有在開闊地帶才能正常使用,狹窄環境內使用無法保證射程和精度,而且還會對射手造成傷害。
南部非洲是全世界首先裝備火箭筒的國家,對于火箭筒的優缺點早就研究的很透徹了。
突尼斯也并不是所有的房屋都是土坯房,有錢人居住的房屋那還是相當豪華,可以為守軍提供不錯的掩護。
在一棟通體大理石結構的豪宅里,一隊德軍士兵負隅頑抗。
刺啦——
火箭彈帶著銳利的尖嘯擊中“豹”式坦克的炮塔,一聲劇烈的爆炸之后,炮塔雖然沒有被擊穿,車組成員都被沖擊波炸的頭昏腦漲。
豪宅內的德軍士兵在拼命射擊,mg34通用機槍的槍口焰噴出半米多長,子彈打在坦克車體上叮當作響。
韓凱忍受著劇烈的頭疼努力瞄準,一炮過去將mg34的陣地炸上天,然后換上高爆彈——
轟——
豪宅就像一個吹爆了的氣球一樣,從內部向外劇烈爆炸,所有的玻璃全部破碎,家具和地毯被引燃,大門飛出去十余米,慘不忍睹。
韓凱沒有停手,繼續使用高爆彈,直到整個房子全部垮塌,“豹”式才繼續前進。
一隊慌不擇路的德軍士兵出現在街道盡頭。
塔塔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