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騎兵”行動的總指揮是南部非洲的巴頓,這給埃森豪威爾帶來了巨大壓力。
埃森豪威爾這時候才明白巴頓為什么沒有來倫敦,否則盟軍總指揮這個職位,還真不一定能輪得到埃森豪威爾。
如果沒有“龍騎兵”行動,那么埃森豪威爾可以從容等待天氣放晴。
現在不行了,如果“龍騎兵”行動大獲成功,“霸王”行動卻進展緩慢,那讓埃森豪威爾的面子往哪擱。
先不說埃森豪威爾是如何心急如焚,巴頓現在面臨的情況確實比埃森豪爾爾好很多,至少地中海風平浪靜,沒有英吉利海峽的狂風暴雨,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行動,將德軍大部分注意力吸引到諾曼底方向,這同樣是重大利好,巴頓在北非跟隆美爾都快打吐了,對于和隆美爾作戰沒有任何期待。
還是把隆美爾留給另一個巴頓去對付吧。
南部非洲的巴頓元帥更希望捏軟柿子。
“我們在土倫的反抗軍已經做好準備,明天凌晨五點,土倫反抗軍將配合空降兵和海軍陸戰隊同時行動,將土倫徹底拿下,尤其是港口,不能給德國人破壞港口的機會。”龍騎兵行動的法軍指揮官讓塔西尼經驗豐富,他參加過上一次世界大戰,現在擔任自由法國第一集團軍總司令。
二戰爆發的時候,塔西尼擔任第五集團軍參謀長,指揮了幾次小規模戰役,因為法軍整體潰敗,塔西尼并沒有表現的機會。
法國停止抵抗后,塔西尼被維希法國任命為駐突尼斯法軍司令和駐蒙波利埃的第十六師師長,在德軍進占法國南部非占領區時,塔西尼率部抵抗,之后被維希政府以“瀆職罪”判處10年監禁,幾個月后,塔西尼越獄,輾轉英國抵達北非加入自由法國。
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行動,為“龍騎兵”了最好的范例,可以說盟軍把所有登陸行動中能犯的錯誤犯了個遍,這也就給巴頓和塔西尼敲響了警鐘。
法國其實真沒像英國人說的那樣徹底停止抵抗,現在法國境內的反抗軍總兵力超過30萬人,德國人也為止焦頭爛額。
溫斯頓不信任法國反抗軍的實力,所以將登陸點放在人煙稀少的諾曼底,這樣盟軍在登陸時固然遭遇到的抵抗很薄弱,可也得不到反抗軍的配合,實力就大打折扣。
巴頓和塔西尼信任法國反抗軍,所以將登陸點放在土倫。
有了反抗軍的配合,再加上空降兵和海軍陸戰隊的聯合行動,成功的可能性瘋狂提升,只要拿下土倫,“龍騎兵”行動也就成功了一半。
“勝利的關鍵在于速度,我們必須在德軍醒來之前拿下港口”巴頓抬手看表,時間已經是晚上9點,這一刻行動其實已經開始了。
“龍騎兵”行動的正式發起時間是明天凌晨五點,這里的正式發起是指攻擊時間,攻擊部隊現在已經出發。
所以巴頓干脆讓人送來咖啡和夜宵,現在就算想調整攻擊計劃,時間上也來不及,回去也睡不著,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和“霸王”行動的狂轟濫炸不同,“龍騎兵”行動沒有安排任何轟炸計劃,畢竟炸完了還得修,看看英軍和美軍現在多狼狽。
讓塔西尼也不希望對法國本土城市進行轟炸,所以就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巴頓和塔西尼喝咖啡的時候,數百公里之外,一支潛艇部隊正在海面下向土倫全速前進。
法國海軍和意大利海軍先后反正,軸心國在地中海的艦隊全軍覆沒,包括潛艇部隊在內,現在盟軍船只在地中海暢通無阻。
這支潛艇部隊的任務不是攻擊港口,而是將一支由兩百人組成的突擊隊送到土倫港,他們的任務是保護港口設施,防止德軍對港口進行破壞。
德國人也很聰明,知道盟軍可能在地中海展開登陸行動,所以在法國海軍反正之后,就在土倫港安裝了大量爆炸物,如果盟軍攻擊土倫,那么德國人就會對土倫進行徹底破壞。
這支部隊就是防止德軍狗急跳墻。
突擊隊指揮官是來自塞浦路斯的沉洺,他現在最擔心的不是德國人,而是土倫港口內外的水雷,如果潛艇不小心觸雷,那么沉洺和他的突擊隊員就會葬身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