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可以,我能得到什么回報”小斯直接,不跟溫斯頓兜圈子。
有錢何必投資英國呢,南部非洲或者東亞,甚至澳大利亞和南美都有無數機會。
“今后五年內,英國所有進口的糧食,都會通過南非公司。”溫斯頓開出的條件很讓小斯心動。
不過先等等,英國每年需要進口的糧食不是小數字,以前是有殖民地和海外領輸血,在失去這部分資源之后,能滿足英國需求的國家本來就不多。
南部非洲肯定算一個,美國也算一個,俄羅斯算半個。
不是俄羅斯沒糧食,而是俄羅斯在吞并東歐,并且向北非伸手之后,需要付出的代價更高,相比之下,跟英國的貿易就沒有多大吸引力了。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即便被國際社會排斥,也沒有停止和英國的貿易,因為俄羅斯需要英鎊購買俄羅斯需要的物資或者技術。
現在俄羅斯有了更好地替代品蘭特,對英鎊的需求就沒有那么迫切了,這同樣是英鎊衰弱的后果。
英國從金本位到金塊本位,最核心的利益是英鎊的國際貨幣地位。
大蕭條期間,英鎊和黃金再次脫鉤,人們對于英鎊的信心嚴重不足,蘭特和美元已經取代英鎊,成為最受歡迎的國際貨幣。
“除了南非公司,你們還有更好地選擇嗎”小斯傲慢,沒衣服穿最多不出門,沒糧食出會餓死。
“如果在你這里我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那我就去紐約。”溫斯頓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早就準備好了替代方案。
能從南部非洲這里得到足夠的幫助固然好。
如果南部非洲的條件太苛刻,那英國就會選擇美國。
甚至俄羅斯,也不是不可能。
“你可以試試,美國人的錢是那么好拿的”小斯表面上不擔心,內心不想把英國徹底逼到美國那邊。
“首相目前人就在華盛頓”溫斯頓也不怕小斯的威脅,英國現在也是待價而沽,誰給的好處多我就幫誰,某種意義上達成了無欲則剛。
愛德禮是在喬治六世抵達塞浦路斯的前一天抵達華盛頓,目的同樣是希望能從美國得到更多的援助。
到目前為止,愛德禮已經先后在俄羅斯和南部非洲碰了釘子,美國對愛德禮還算友好。
美國的友好是有條件的,想拿到美國人的援助,就要向美國開放國內市場,這是雙贏。
世界大戰結束,美國企業遭遇的困境不亞于大蕭條,無數工廠關閉,工人失業,農場主寧愿將牛奶倒河里都不賣給窮人,資本家貪婪的嘴臉暴露無遺。
英國現在迫切需要各種工業品,美國企業生產的商品卻買不出去,杜魯門希望愛德禮能幫助美國企業解決這個問題,然后再談其他。
世界大戰這幾年,美國商品也是供不應求,基本上只要生產出來就能賣的掉。
這就給了美國資本家一個錯覺,讓他們以為美國商品永遠不缺乏市場。
經濟危機爆發后,美國企業損失慘重,尤其這幾年大發戰爭財的軍工工廠,因為失去訂單,大量積壓的商品賣不出去,很多企業都已經到破產邊緣。
這也是活該。
世界大戰最后一年,來自歐洲的軍工訂單其實就已經快速減少,南部非洲企業聽從南部非洲聯邦非洲的命令艱難轉型,美國企業沒有這方面的壓力,有些個企業主,甚至因為拿到南部非洲企業因為轉型無法承接的訂單而沾沾自喜。
有錢不賺,這不傻子么。
至于未來商品賣不出去怎么辦
誰在乎呢,反正到時候戰爭期間賺的錢都已經轉移了,大不了破產了事。
麥克阿瑟都知道留在日本刷政績,杜魯門也需要證明自己地能力,如果愛德禮能幫杜魯門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么杜魯門就能在總統競選中占得先機。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