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又沒有龐大的海外利益要維護,作為一個傳統陸權國家,要大艦隊干什么
和其他國家一樣,俄羅斯其實也在裁軍,預計只保留一支總兵力不超過150萬人的軍隊,總規模比世界大戰爆發前還要小。
規模雖然更小了,戰斗力卻不降反升,威懾力更大。
二戰爆發前,俄羅斯290萬軍隊,大部分是傳統陸軍,裝備的坦克和飛機嚴重落后,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性能嚴重落后。
德國投降的時候,俄羅斯擁有一支規模超千萬的龐大軍隊,其中很多軍隊都經歷過戰火考驗,這些部隊直接解散的話太可惜了,俄羅斯優中選優,讓最優秀的官兵留在軍中繼續服役,用不著的坦克和火炮也不是拆解而是封存,隨時可以啟用。
俄羅斯軍人的勇敢不用懷疑,最大的短板是后勤。
經過裁軍之后,俄羅斯的后勤有了很大改善,現在俄羅斯國內有超過400萬軸心國戰俘正在積極參與俄羅斯的戰后重建,基礎交通建設是重點。
說到戰俘,這又是英國人的痛點。
二戰期間,共有近200萬軸心國部隊向英軍投降,這200萬人除了有大約30萬被送到法國參與法國的戰后重建,大部分在德國投降之后就被英軍釋放了。
俄羅斯沒有立即釋放戰俘,不僅沒有釋放,反而又在戰爭結束后,以戰后清算的名義將大約50萬人抓進戰俘營進行勞動改造,其中包括很多被英軍釋放的戰俘。
因為俄羅斯戰俘在戰爭期間遭到德國人的殘酷虐待,所以這些軸心國戰俘在俄羅斯的勞動環境很惡劣,德國第六集團軍在伏爾加格勒戰役中投降的9萬戰俘,接受勞動改造后不到一年就只剩下6000人了。
俄羅斯人對戰俘的管理,跟澳大利亞差不多。
效果當然也是很顯著的,所以俄羅斯在戰后重建這方面,遇到的問題就沒有英國和法國這么嚴重。
“難道我們就任由俄羅斯模式在歐洲的泛濫”喬治六世很失望,美國人想拿英國當槍使,喬治六世是想拿南部非洲當槍使。
“當然不,我一直堅持的是,歐洲人的問題應該由歐洲人自己解決。”羅克真不是唱高調,而是幫不起。
喬治六世都知道遇到問題找羅克,法國人和意大利人也不例外。
法國和意大利現在的情況比英國更嚴重,英國雖然執政黨是工黨,本質上掛羊頭賣狗肉,跟保守黨沒什么區別。
法國和意大利都面臨大選,法國是工人聯盟全面占優,意大利的天主教民主黨一度占優,現在優勢卻越來越小,越來越多意大利人受俄羅斯影響,希望用俄羅斯模式改造整個國家。
這也可以理解,貴族和資產階級又有多少人呢,大多數人都是工人和農民,如果用俄羅斯模式改造整個國家,那么工人和農民就會成為國家的主人。
跟歐洲最大的騎墻派法國相比,意大利毫不遜色,前期德國橫掃歐洲的時候,意大利跟在德國人身后搖旗吶喊,拿到了很多原本不應該屬于意大利的好處,大發戰爭財。
隨著軸心國部隊在俄羅斯接連受挫,意大利果斷投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鬧劇再次上演,盟軍為了爭取意大利,對意大利的投機行為視而不見,這給了意大利人繼續投機的勇氣。
連續的投機行為給意大利人帶來了一個錯覺,他們可以隨意變換立場,而不會受到懲罰。
現在意大利再次處于十字路口,整個國家都在倒向俄羅斯,天主教民主黨岌岌可危,圖書館長目前就在塞浦路斯,希望能從南部非洲得到更多幫助。
羅克想要滿足意大利人的要求,得給每一個意大利人一百萬蘭特才行,這樣才能獲得意大利人短暫的忠誠。
戴高樂目前人也在塞浦路斯,他不是來爭取援助的,而是來度假。
很奇怪吧,現在法國正處于戰后重建的關鍵階段,戴高樂怎么可能有心情放假呢
不放假不行,戴高樂作為法國總理,難免受到歷任前輩頻繁更迭的影響,日前主動辭職,處于失業狀態。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