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是不行。
如果喬·約翰是普通人,那么去現場還無所謂。
像喬·約翰這樣的潛艇專家,只要到現場近距離看一眼,就能看出很多東西。
別的不說,潛艇的外殼造型,對于潛艇的性能就有巨大影響。
南部非洲的潛艇專家都知道往“海豚”上裝消聲瓦。
天知道英國的潛艇專家,會不會往“維多利亞”上安裝外裝甲。
別笑,真有可能。
喬·約翰就無語。
這也不行。
那也不行。
那叫我來干嘛?
皇家海軍是希望在不泄密的情況把人救出來。
所以在費爾頓上校請示之后,皇家海軍給了喬·約翰一份圖紙。
喬·約翰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一份德國U型艇的圖紙。
所以,英國的“維多利亞”,跟德國的U型艇差不多。
至少結構差不多。
那么性能也就不會差太多。
所以“維多利亞”的綜合性能,多半還不如南部非洲的“幽靈”。
這還得保證英國魚雷的性能足夠好。
萬一跟美國魚雷一樣,把日本商船打的跟刺猬一樣,卻一枚都沒炸,那“維多利亞”的性能就算再先進也沒用。
唉,這么看的話,美國炸彈不靠譜是有傳統的。
要不然那么多誤擊友軍呢。
喬·約翰拿到圖紙的時候,距離“維多利亞”發生事故已經超過55小時。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把人弄出來,而是想辦法往潛艇內部輸送新鮮空氣,保證潛艇內的人先能活下來。
“抱歉約翰先生,我不能告訴你潛艇內部的氧氣能維持多久,我只能告訴你,潛艇內部的人還活著。”費爾頓上校心力交瘁,他現在也很迷惑。
這也不行。
那也不行。
那把喬·約翰從倫敦那么遠叫過來干嗎?
喬·約翰就兩手一攤。
“有一個辦法,用大型切割機把艇身切開,這樣潛艇內部工作人員就能順利逃生。”喬·約翰選擇暴力切割,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費爾頓上校不說話,要是可以暴力切割的話,那還叫你來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