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赫迪王國氣候炎熱,首都喀土穆被稱為“世界火爐”,年平均溫度在三十度以上,夏季一般日間溫度四十度以上,地表溫度超過七十度。
這樣炎熱的天氣,對于坦克里的裝甲兵極不友好。
英國統治馬赫迪王國的這些年,馬赫迪王國幾乎沒有發展,境內交通狀況很糟糕,連一條像樣的公路都找不到,這對于擁有眾多車輛的第二集團軍來說同樣是個巨大的考驗。
“氣候對于我們來說是考驗,對于意大利人來說也一樣,意大利人缺少機動力量,整個北非和東非只有少量技術落后的坦克,我們還可以呼叫空軍進行補給,意大利人比我們面對的困難更多。”馮伏對第二集團軍很有信心,他擔心的不是意大利人,而是德國人。
法國投降后,小胡子舉目四望已經找不到對手,繼續擴張要么向北,要么向南。
北邊的毛子不好惹。
向南渡過地中海就是北非,如果意大利在北非失利,那么德國人肯定會派兵增援。
那樣第二集團軍就有了和德國人交手的機會。
歐戰爆發后,德國人表現的太出色,南部非洲的將軍們早就心癢難耐,想試試德國人到底有多強。
別看德國人戰術花里胡哨,又是“閃電戰”,又是“立體作戰”什么的,打得盟軍暈頭轉向。
這些戰術都是南部非洲玩過的,在巴西內戰過程中,閃電戰和立體作戰都有過實際運用,效果也很不錯。
跟南部非洲國防軍相比,巴西內戰中的米州軍也是裝備簡陋,就那還能把美巴聯軍打得節節敗退,現在換成南部非洲國防軍上場,沒理由打不過德國人。
“阿比西尼亞境內的反抗軍,可以配合我們作戰,給意大利人制造更多的麻煩。”利安德爾試圖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
戰爭難免會有傷亡。
死阿比西尼亞人,總比死南部非洲人更好。
“英國地中海艦隊已經封鎖蘇伊士運河了吧,那我們就先打意屬東非。”馮伏胸有成竹,胖光頭那么著急將北非和東非連成一片,就是因為意屬東非,對于意大利來說現在已經成為飛地,無法得到來自本土的及時增援。
北非的情況現在也很復雜。
意屬東非向英屬索馬里發起進攻之后,柏培拉已經成為孤城,被意大利人團團包圍。
意大利人的包圍圈之外,馬赫迪王國將意屬東非和北非切斷,英國封鎖蘇伊士運河之后,意大利船只無法通過,意屬東非和意大利本土的聯系已經完全斷絕。
意大利人在意屬東非的統治基礎很薄弱。
和英國一樣,意大利在東非實行的也是單一殖民地經濟,意屬東非無法自給自足,連子彈都不能造,所以只要守住馬赫迪王國,意屬東非遲早彈盡糧絕。
英國現在正在向埃及增援,一個澳大利亞師和一個新西蘭師已經抵達埃及,這兩個師都不滿員,總兵力加起來不到兩萬人。
這就能看出大英帝國現在已經衰弱到什么程度了。
歐戰到現在已經爆發超過一年,澳大利亞居然只派出一個師,溫斯頓肯定很惱火,可是他什么都不能做,要算賬也得等世界大戰結束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