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真尼瑪可怕!
跟俄羅斯相比,南部非洲的坦克師除了沒有航空兵大隊之外,其他都差不多。
不同的是,南部非洲坦克師裝備的坦克,全部都是最先進的“虎”式和“豹”式,沒有湊數的。
第三集團軍擁有兩個裝甲師,這兩個裝甲師是隆美爾的心腹大患。
當然也不要因此忽視其他部隊,南部非洲的步兵師也不容小覷。
除聯盟部隊的輕步兵之外,南部非洲本土組建的步兵師也裝備了坦克的,每個師配備一個坦克團,擁有坦克76輛。
第三集團軍除了兩個裝甲師之外,全部都是聯盟部隊輕步兵。
聯盟部隊輕步兵除了沒有坦克團,其他裝備和本土組建的步兵師完全一樣,除各種口徑的迫擊炮之外,僅120毫米口徑以上榴彈炮就有48門。
法屬北非阿爾及爾,這里除了是自由法國首都之外,還是法國外籍軍團的司令部所在地。
法國外籍軍團創立于1831年,當時為了解決外國人在法國國內的犯罪問題,同時為了補充戰爭中死傷的法國軍隊兵員,由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下令組建。
外籍軍團成立后,在法國經歷的歷次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外籍軍團幾乎參加了所有重大戰役。
歐戰爆發的時候,法國外籍軍團一共六個旅,總兵力三萬人。
法屬北非選擇加入自由法國之后,外籍軍團內部并不一致,一部分外籍軍團部隊選擇隨法屬北非加入自由法國,一部分外籍軍團選擇效忠維系法國,法國人的兩面性,在外籍軍團的選擇里,展現的淋漓盡致。
選擇加入自由法國的第二、第三、及第四步兵團,最初被部署在摩洛哥,距離法意在北非的殖民地邊境異常遙遠。
第三集團軍抵達阿爾及爾之后,這三個步兵團也被調往阿爾及爾,協助第三集團軍準備參與對意屬北非的進攻。
好吧,沒有進攻。
英國人不希望南部非洲參與在北非的行動。
戴高樂也不想主動向意大利人發動進攻。
用戴高樂的話說:既然英國人不想讓我們參與,我們又何必自討沒趣
“英國人只看到意大利人的軟弱,卻不知道德國的強大,我想隆美爾會讓韋唯爾將軍知道,一個以海軍為傳統的國家,上了岸沒準會暈地的”戴高樂的本意是調侃,他大概不知道,有些水兵在船上的時間長了,上岸之后確實是會暈地。
跟暈船一樣,在船上的時候習慣了左搖右晃,上了岸之后不晃都不適應。
戴高樂陸軍出身,軍校學的就是步兵指揮,軍人生涯開始于駐阿拉斯的第33步兵團。
“戴高樂將軍”巴頓對戴高樂還是尊重的。
南部非洲人信奉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從來不會因為朋友落魄就冷眼相看。
“巴,我更希望你能叫我的名字”戴高樂對巴頓的態度,完全符合一個政治家的自我定位。
“好吧,我叫你夏爾,你叫我巴頓就好”巴頓也是無語,他這個姓,從戴高樂嘴里說出來是有歧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