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要說明,法國外籍軍團的駐地,跟南部非洲部隊的駐地不一樣。
南部非洲部隊野外駐扎,不允許軍人私自行動,如果沒有合適的理由,士兵們連大門都走不出。
連門都不能出,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糟心事,營地周圍也不會出現一些個奇奇怪怪的群體。
法國外籍軍團不一樣。
只要外籍軍團扎營,不管是在城市內,還是在荒郊野嶺,圍繞著外籍軍團的營地,總是會迅速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生物,比如從事特殊行業的年輕女性
又比如從事各種交易的商人
對于這些商人來說,子彈是硬通貨,可以當錢花的。
外籍軍團里,軍官們的收入很豐厚,不需要用子彈換東西。
對于路易松·郎曼的命令,軍官們也執行的不夠嚴格,他們只沒收了士兵們的子彈盒,甚至連彈倉里的子彈都沒有沒收,這就為夜間緊急集合埋下禍根。
1月26號凌晨3點,路易松·郎曼和第三團的數名軍官一起吹響哨子,場面相當有儀式感,法國人對于這個很擅長。
接下來發生的事,誰都沒想到。
這里還要做個說明,二戰時期的法國,軍隊在發動進攻的時候不是吹沖鋒號,而是吹哨子。
外籍軍團的士兵,對于哨子是有條件反射的。
所以當哨聲響起的時候,某個士兵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士兵順手推彈上膛,然后就扣動了扳機。
夜間槍支走火對于軍隊來說是大忌。
路易松·郎曼在訓練開始前,已經命令軍官們將士兵的子彈全部沒收,理論上第三團的士兵們是沒有子彈的。
所以當槍聲響起的時候,路易松·郎曼和所有軍官都是一臉懵。
別忘了現在還是戰時,德國人隨時可能進攻。
所以既然有槍聲出現,那么說明了什么?
于是一場普普通通的夜間緊急集合,就被法國人玩成了一場鬧劇。
上面說過了,第三團的駐地旁邊就是第66師的駐地。
第三團這邊突然有槍聲響起,第66師的值班軍官理所當然的要打電話問一下。
第三團的值班軍官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烏龍。
槍聲響起的時候,第三團值班軍官也要打電話詢問,所以電話就一直沒打通。
南部非洲軍隊,到團一級就有通訊連了。
外籍軍團的團級單位,別說通訊連,就連電話都只有一部。
正常情況下,就算電話不通,第66師也不會出動。
問題的關鍵在于,第一聲槍響之后,第三團士兵大概認為遭到進攻,隨后又有槍聲連續響起,情況徹底失控。
第66師這時候還沒有出動,哪怕第三團打得再慘,只要不主動求援,第66師也不會出動。
這時候又有意外情況發生。
槍聲響起之后,一部分不知道情況的第三團士兵以為遭到德軍進攻,主動離開營地逃向第66師的駐地。
第66師雖然沒有出動,但也嚴陣以待防備可能的戰斗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