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德國通過海路試圖向克里特島輸送兵力的同時,空軍同樣在想方設法為空降在伊拉克利翁機場的德軍提供援助。
這兩架運輸機就是冒著巨大危險,突破南部非洲空軍的層層設防,在付出無數慘重代價之后才出現在伊拉克利翁。
據不完全統計,在克里特島戰役爆發的第一天,德軍損失飛機超過170架,其中運輸機近80架。
所以克里特島戰役不僅僅是南部非洲陸軍的盛宴。
對于南部非洲飛行員來說,克里特島戰役同樣是軍功的獵殺場。
兩架運輸機的飛行員萬萬沒想到,當機艙門打開的時候,他們看到的居然是南部非洲士兵黑洞洞的槍口。
“放下武器,舉手投降——”一名南部非洲少尉用德語喊話。
在南部非洲,德語并不是通用語言,不過南部非洲人對德語也不陌生,畢竟南部非洲有很多徳裔生活。
戰爭爆發后,南部非洲國防部對官兵們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德語訓練,這兩句話是重點,每一個南部非洲軍人都會。
而且還很熟練。
編號11305運輸機的飛行員弗雷德驚訝極了,他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腦袋都是懵的。
旁邊的副手反應快,不過他的手剛剛摸到槍套,就被一位眼疾手快的軍士長一槍撂倒。
呯!
霧靄還沒有散去的清晨,槍聲格外清脆。
弗雷德感覺就像被人劈頭蓋臉潑了一碗熱水一樣,整個機艙一片血紅。
弗雷德知道濺到臉上的是什么,他甚至都沒有勇氣看副手的慘狀。
伊拉克利翁機場德軍向南部非洲軍隊投降的時候,馬拉馬機場的守軍正陷入苦戰。
德軍在伊拉克利翁機場的空降已經徹底失敗,雷西姆農機場的空降大獲全勝,只有馬拉馬機場勝負未分。
負責守衛馬拉馬機場的是澳大利亞第三師。
這是一支功勛卓著的部隊,在北非戰役第一階段中,俘虜了三倍于自身兵力的意大利士兵,在希臘戰役最后階段擔任過掩護英軍主力后撤的重任,雖然自身遭到重大損失,依然出色完成了任務。
可以說澳大利亞第三師自從抵達歐洲之后,一天都沒歇,一直都在作戰。
連續數月的作戰,澳大利亞第三師元氣大傷,歐戰爆發時隨第三師抵達歐洲作戰的官兵,到現在已經傷亡過半。
克里特島戰役爆發前,澳大利亞第三師補充了一個團的新西蘭部隊,總兵力才堪堪達到一萬兩千人。
克里特島戰役爆發的時候,可以起降戰斗機的馬拉馬機場成為德軍第二重點攻擊的目標,空降到馬拉馬機場的德軍傘兵近1800人。
澳大利亞第三師還是很有戰斗力的,頂住了德國傘兵的瘋狂攻擊,馬拉馬機場既然處于澳大利亞第三師的控制中。
22號夜晚,德軍指揮部派出第五山地師向克里特島增援。
伊拉克利翁機場位于克里特島東部。
馬拉馬機場則位于克里特島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