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希臘軍隊那種徹底潰敗之后,將所有重武器全部留給德國人的事,在南部非洲絕對不會發生。
德國的閃電戰,依賴的也是以戰養戰,否則以德國的實力,也無力支撐越來越龐大的軍費開支。
知道德國每占領一個新地區,最先搜刮的是什么嗎?
不是糧食,也不是鋼鐵,而是黃金。
美國人現在還在和德國人做生意呢。
不過美國人不認馬克,也不認蘭特和英鎊,只認黃金。
德國人搜刮黃金連假牙都不放過。
“現在已經六月份了,我們還要在克里特島堅持最少三個星期。”魯盛堅決執行指揮部的命令,一個月就一個月,少一天都不行。
“沒問題,這個任務我們可以輕松完成。”安東尼·瓊斯不擔心,南部非洲聯盟部隊也不是好欺負的。
確實不好欺負。
南部非洲聯盟部隊,步兵使用的雖然還是李·恩菲爾德,輕機槍已經配發到班一級,每個連隊都有獨立的火力排,戰前又補充了一批重機槍,第143師的前沿陣地,機槍密度達到每百米8.5挺,前所未有。
114高地突出部,位于143師陣地最前方,負責防守的是卡賓達步槍團一營B連。
B連連長克魯斯是南部非洲人,長期在保護傘公司服役,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參加過巴西內戰,歐戰爆發后轉為現役。
副連長漢密爾頓是出生在伊麗莎白港的南部非洲人,去年剛從尼亞薩蘭陸軍學院畢業,整個B連只有克魯斯和漢密爾頓,以及火力排排長杰羅姆是南部非洲人。
上午的戰斗中,德軍在B連陣地至少丟下一百具尸體,B連只有一人陣亡,六人受傷。
陣亡的士兵是一名觀察哨,一枚炮彈直接命中他的掩體,掩體并沒有被擊穿,士兵還是當場死亡。
“德國人就是這樣打穿歐洲的嗎?”漢密爾頓歐戰爆發的時候剛畢業,還不了解戰爭的殘酷。
在漢密爾頓看來,德軍的戰斗力真不高,而且戰術呆板,火力也不夠強大。
德軍士兵的戰斗意志確實還可以。
不過在很多時候,戰斗意志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尤其是對于強調火力優勢的南部非洲軍隊來說。
“那得看德國人的對手是誰——”克魯斯滿臉疲憊,自從抵達防線之后,克魯斯就沒有正經休息過,三天來只睡了六個小時。
從來就沒有輕而易舉獲得的勝利。
第143師就算有強大的火力,有充足的后勤,有空軍的支援,在構筑陣地的時候還是一絲不茍。
克魯斯為了他的士兵也是操碎了心。
非洲士兵有一說一,雖然聽話賣力悍不畏死,但是需要軍官的隨時監督。
如果沒有軍官的監督,非洲士兵挖散兵坑的效率,比印度人其實好不了多少。
即便他們知道一個合格的散兵坑,在戰斗爆發后會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護。
這就讓人很無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