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最快速度只有30節。
“馬達加斯加”的最快速度可以達到32節。
只要拉開距離,“馬達加斯加”憑借風箏戰術,能把“俾斯麥”活活耗死。
“魚雷機部隊隨時做好攻擊準備,一旦發現俾斯麥號,立即發起攻擊行動。”李傲眼中有怒火。
昨天晚上,一支南部非洲船隊遭到襲擊,兩艘運輸船被擊沉。
糟糕的是,因為昨天晚上天氣惡劣,護航的驅逐艦居然沒有找到發動襲擊的德國潛艇,這讓李傲心情很不好。
南部非洲參戰后,南部非洲籍商船,也成為德國潛艇的襲擊目標。
為了避免更大傷亡,南部非洲和英國都采取護航制度,派出反潛能力強大的驅逐艦和巡洋艦為運輸艦護航,效果還算不錯,有效減少了商船損失。
德國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南部非洲和英國采取護航制度后,單獨一艘德國潛艇發動襲擊的“獨狼”戰術逐漸失去效果,德國人于是將“獨狼”戰術升級為“狼群”戰術,由多艘潛艇進行合作,對南部非洲和英國船隊發動襲擊。
大西洋艦隊和皇家海軍于是再次加大護航力度,雙方的戰斗激烈程度在不斷升級。
“一艘美國商船發來電報,他們似乎發現了俾斯麥號——”通訊官摘下耳機的時候一臉的難以置信。
和俄羅斯于德國之間的關系一樣,美國和德國的關系同樣復雜。
整個大西洋,南部非洲和英國的商船在持續損失,美國商船往返于歐洲和美國之間,從來不會遭到德國潛艇的襲擊。
這就讓人很生氣。
關鍵這些美國商船,很多都是直接前往歐洲大陸,雖然美國人名義上已經不再和德國做生意,但是美國人和荷蘭人、挪威人、甚至法國人的貿易,南部非洲和英國就管不著。
法國人——
維希法國現在名義上保持中立,卻在“弩炮行動”后對英國有過攻擊行為。
英國擔心將維希法國進一步推向德國,所以并沒有對維希法國有進一步攻擊行為。
最新消息,法國海軍司令達爾朗正在和德國,就維希法國的海軍進行談判。
德國人希望維希法國的海軍能加入意大利海軍,向英國地中海艦隊和南部非洲塞浦路斯分艦隊發起進攻。
達爾朗則希望法國海軍保持中立地位,盡可能保存實力。
達爾朗現在地位很尷尬,他曾經對身邊的人說:現在至少有四個勢力的人希望他死去。
這四個很好理解,法國人、德國人、英國人、以及南部非洲人。
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達爾朗還能堅持活著,實在太不容易了。
另一個時空的達爾朗,是在決定加入盟軍之后,在阿爾及爾被刺殺。
這個時空不好說,因為達爾朗還滅有做出最終決定。
“位置!”李傲精神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