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進入,并不是攻占。
這意味著第33師在占領馬德里的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抵抗。
可能有血性的馬德里人,已經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的馬德里保衛戰中損失殆盡。
當然更可能是南部非洲一直以來的宣傳策略起到了作用,最大程度降低了馬德里人的抵抗意志。
“俄羅斯人的意志,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強。”羅克意味深長,雖然羅克不喜歡大胡子,但是對于俄羅斯人的意志沒得說。
話說再過一段時間,羅克就要前往俄羅斯參加三國會議了。
三國分別是俄羅斯、英國、以及南部非洲。
名義上是三國,其實參加會議的國家還會有很多,比如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比如已經失去國內執政權,在英國成立流亡政府的波蘭和希臘、比利時、挪威、荷蘭,以及尚未參戰,只作為列席參加的美國。
可以把這次會議看成是美國即將參戰的信號。
到時候羅克就將近距離領略俄羅斯人的決心。
俄德戰爭進入到最關鍵的兩個月,遙遠的遠東,日本人蠢蠢欲動,正準備發動新的進攻。
早在歐戰爆發前的1937年,日本就發起全面侵華戰爭。
戰爭爆發之初,日本人喊出“三個月結束戰爭”的口號,跟波蘭戰役爆發前的波蘭人一樣狂妄。
現實給了日本人沉重打擊,擁有五千年輝煌文明史的古老國家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總面積只有378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也無法理解960萬平方公里到底是個什么概念。
日本為戰爭組織的部隊,很快就面臨兵力嚴重不足的尷尬局面。
960萬平方公里實在是太大了,戰爭開始時的勝利,并不足以征服這個國家,隨著占領的土地越來越多,日本人的兵力嚴重分散,這時候才體現出來日本人的偏執帶來的影響,投入巨資打造的聯合艦隊失去用武之地,當日本需要陸軍擴大勝利果實的時候,卻已經無以為繼。
日本人的貪婪是造成今天這個局面的主要原因。
戰爭爆發前,以英國、美國、南部非洲為代表的歐美國家,在東亞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
這是全世界最后一個沒有被吞并的龐大市場,擁有四億五千萬人口,世界第一。
在日本的占領區,其他國家的利益正在逐漸被日本侵占,連最支持日本擴張的美國人都因此不滿,在進入1941年之后,美國正在逐漸減少對日本的貿易額。
這一次并沒有南部非洲人要求,美國人反而主動這樣做。
因為美國人發現日本有獨占東亞的傾向。
這是美國人絕對不能接受的。
俄德戰爭爆發后,小胡子照會日本,要求日本從東亞,配合德軍向俄羅斯發動進攻。
這個要求對于日本來說太高了,日本人根本不敢那樣做。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1939年,日本和俄羅斯之間就爆發過戰斗,結果以日本人的慘敗而告終。
當時日本第六軍擁有75萬人,500門火炮、182輛坦克和300多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