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方面朱可夫指揮的第一集團軍群只有57萬人,不過裝備了498輛坦克,385輛裝甲汽車、542門火炮和迫擊炮、以及515架飛機。
紙面數據來看,雙方的實力差距并不大,日軍有人數優勢,俄羅斯軍隊的裝備更先進,不過俄羅斯的補給線明顯更遠。
看似勢均力敵的雙方,戰斗結果卻讓人驚訝。
日本方面公布的損失是15975人參戰,損失12220人,其中戰死4786人、受傷5455人、失蹤639人、患病1340人,損失率達80。
俄羅斯方面公布的數據表明日軍先后投入76000人作戰,僅戰死就有至少18300人,又有464人被俘。
俄羅斯人公布的數據不包括在戰爭中受傷的日本人,第三方數據表明,日軍在這一次沖突中死傷和被俘一共61萬人。
俄羅斯這邊的損失則在185萬人左右。
這一次沖突被命名為諾門坎戰役。
有了在諾門坎戰役中的慘痛教訓,即便俄羅斯在德軍的瘋狂攻擊下節節敗退,日本人也不敢按照德國人的要求,向俄羅斯發動新的進攻。
日本人就是這個德性,要讓日本人老老實實,就得給日本人一次結結實實的教訓。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有自知之明,在八月份舉行的帝國會議上,就有人瘋狂叫囂向俄羅斯發動進攻,配合德軍將俄羅斯徹底擊敗。
“陸軍部的人都瘋了,取得一些勝利后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以日本的實力,絕對無法同時在南北兩線,對兩個面積龐大,人口眾多的國家同時發起戰爭”帝國會議結束后,參謀本部海軍次官藤原理回到辦公室,對自己的助手山口一郎哀嘆。
藤原理今年剛滿30歲,名符其實的少壯派,留學美國期間曾前往歐洲游歷,對于西方國家的實力非常了解。
身為參謀本部海軍次官,藤原理對日本的實力更了解。
山口一郎28歲,倫敦大學學院畢業,曾在日本駐南部非洲使館工作,對南部非洲更了解。
“關東軍經過多次抽調,現在實力大不如前,我們在南方的兵力捉襟見肘,如果再開啟對俄羅斯的戰爭,確實勝負難料。”山口一郎眉頭緊皺,日軍現在的困境,跟南部非洲有很大關系。
考慮到南部非洲境內華人眾多,對于遠東戰爭中南部非洲的立場,英國和美國都異常關注。
南部非洲并沒有對日本的擴張坐視不理,來自南部非洲的援助,通過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源源不斷抵達遠東,英國人和美國人也在這樣做,誰都不想看到日本獨占東亞。
當然同樣是援助,力度還是不一樣,在各國的援助物資中,南部非洲占據絕大部分。
“現在不僅僅是俄羅斯,還有人叫囂著要對南部非洲和美國宣戰,派出艦隊襲擊美國人和南部非洲人最近的海空軍基地,好像這樣就能擊敗南部非洲和美國一樣。”藤原理苦笑,德國人的巨大勝利,嚴重刺激了一些日本人的野心,就好像日本人也有能力復制德國人在俄羅斯的勝利一樣。
這很正常,連佛朗哥都因為德國人的戰果,認為德國人能取得最終勝利,本身就是軸心國成員的日本更堅信。
還記得法國停止抵抗之后的四國會議嗎
四國會議中,德意日俄已經劃分了勢力范圍,將歐亞大陸幾乎瓜分完畢,俄羅斯當時差一點就加入軸心國。
現在眼看勝利在即,即將到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了,俄羅斯現在已經失去了參與瓜分的資格,日本人想獲得更多利益,那就要做出更多貢獻才行。
所以美國控制下的珍珠港,以及南部非洲控制下的樟宜海軍基地,就成為某些日本人眼中的目標。
當然這兩個地方對于日本人來說都不好啃。
“美國人難道要把美國也拖入戰爭嗎”山口一郎表情驚恐,南部非洲已經參戰,美國還在作壁上觀,如果美國也加入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