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立民的報道第二天就登載在浣城日報第二版上,醒目的標題更是把噱頭叫得叮當響,卓別林大師的經典復刻——小人雪糕!
下面還有個副標題,卓別林大師遺孀烏娜·卓別林都說好。
就憑這個標題,莊建業就覺得給柏立民兩萬塊錢都不為過,至于里面的文章就不用說了,洋洋灑灑全都是溢美之詞,甚至有些地方連莊建業這個臉皮厚的看了都臉紅,對柏立民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給予相當高的評價。
就三個照片,居然能寫將近五千字的文稿,這倒也罷了,故事編的更是沒得說,注點水絕對是個超勵志的電視劇本兒,就這看圖說話的能力,莊建業準備把以后類似的事兒全都托付給這位柏大記者了。
至于效果,那叫相當的好,經過一天的傳播,再一天的醞釀,到第三天的時候,小人雪糕的銷量開始爆發式增長。
不說別的,就說寧曉雪用自行車后座架個泡沫箱子的小冷飲攤兒,原本一天只能買一百個,等柏立民的報道一出來,銷量一下子翻了兩番。
這下不但寧曉雪樂得直蹦跶,就連劉磊這個小屁孩也高興得快瘋掉,因為他再也不用幫著寧曉雪當托了,沒辦法,這些天拿著小人雪糕在小孩子中間臭顯擺,這小子都快顯擺吐了。
至于二十三分廠就更不用說了,每天廠里職工加班加點依舊賣的脫銷,不但本市的國營商店催著要貨,就連星洲市的各大百貨也跑來大肆采購。
這倒也罷了,浣城市政府也過來湊熱鬧,讓二十三分廠每天送過去一百個,美其名曰接待用品。
于是乎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浣城日報頭版頭條經常能看到浣城市領導手拿小人雪糕與來訪的各級領導出現在浣城田間地頭、大街小巷的照片。
“得過國際大獎的東西,就應該當做咱們城市的名片,讓人家都知道知道,咱們浣城也有拳頭產品!”
當莊建業覺得這事兒鬧得有點兒大,去找邱大林反映下意見,邱大林卻大手一揮,傲然的說了上面的一番話。
問題是這話說得好有道理,自己竟然無言以對。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東西是不能再干了,不然容易燙手,于是回到廠里就把幾個骨干找來開始布置下一階段計劃。
……
與此同時,位于浣城市中心職業技術學院東側的三層教學樓內,三方合作的噴丸成型機研制小組一如既往的忙碌。
經過幾個月的刻苦攻關,可調葉輪式噴丸成型機已經初具模樣,在過段時間,相信一項填補國內空白的先進設備就會在這里誕生。
不過今天他們關注的卻不是手里的項目,而是相隔不遠的二十三分廠,尤其是永宏廠調過來的幾個人說得最為熱烈,原因很簡單,這次二十三分廠可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