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時間,已經坐到主席臺上的喬辰宇正笑吟吟奉承著旁邊的一位梳著地中海發型的老者,毫不客氣的說,喬辰宇能從百忙之中抽出空參加這個轉為少年兒童舉辦的航模賽,九成九就是為了身旁這位。
沒辦法,實在是人家的身份不得了,H市飛機制造廠設計所的研究員,現如今已經進入試飛階段的“運十”就有眼前這位陸杰,陸研究員的參與。
當然,喬辰宇看中的可不是陸研究員的科研成就,前來拜大神,而是盯上人家深厚的背景和廣闊的人脈。
沒辦法喬辰宇也是個不敢寂寞的人,爬上了廠辦主任的位置,就想再進一步,最好能跳出永宏廠,調去其他航空單位擔任實職就更好了,畢竟他接連拱下去寧志山和梁國棟讓他在永宏廠建立起來的老好人形象徹底崩塌。
盡管現在沒人說,可一旦自己那天行將踏錯,反撲的力量會將他吞得連渣子都不剩,所以換個環境,重新開始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特別是過來的時候見到了寧曉雪,就更堅定了他的這個想法,因為他從寧曉雪的目光中看到深深的恨意,雖說喬辰宇并不認為已經敗落的寧家能把他怎么樣,問題是惦記著他位置的人可不止老寧家,不少中層干部都在虎視眈眈,所以他無論如何都要未雨綢繆。
而這次省體育局把回鄉探親的陸研究員請來做評委會顧問,就是個不錯的機會。
“這次的航模賽是我們省歷屆最大的一次,水平也最高……”
喬辰宇陪著笑臉,介紹航模賽的情況,偶爾還會拿起剛剛出來的成績,向陸研究員說說獲獎單位或個人的事跡或趣聞,聽得陸研究員也是直樂呵,喬辰宇就更加賣力氣的投其所好。
只不過好笑的事兒說多了,也就變得平常,更何況還是幾經沉浮的陸研究員,聽著聽著也就聽膩了,當喬辰宇把一個競速賽的參賽者做模型的趣事講完后,陸研究員卻沒有一笑了之,而是借此發揮談了下國內航模的局限。
喬辰宇立馬順桿爬,附和道:“您老說得對,咱們現在的航模賽的水平還是太低,航模大部分停留在能飛;飛好,飛出技術,飛出水平還是做不到,您這次給我們大賽的建議我覺得就很好。
低空1440度的小半徑側身旋轉,檢驗的不單單是選手的操作水平,更是考驗制作者對飛行器結構的整體掌握,只可惜賽事到現在都沒有一個能完成的,由此可見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待加強。”
看著一架模型機俯沖轉了兩圈,就不受控制的一頭扎到地上,喬辰宇言語間不由得惋惜。
結果喬辰宇的話剛說完,陸研究員便擺手:“唉~~我就是應省體委的請求,設了這個么特別科目,沒你說得那么邪乎,不過你某些觀點沒錯,咱們在航模上不注重設計是不對的,航模方面可以大膽點兒,寬泛點兒,這樣才能讓少年兒童在動手的同時,鍛煉發散的思維能力。”
前一句話說得喬辰宇臉色很難看,好在后面沒把他一棒子打死,這才緩和下來,正準備厚著臉皮在吹捧幾句,一位工作人員拿著最新的成績過來,興奮的道:“喬主席,浣城市體育局選派的寧曉雪和劉磊兩位選手,利用他們制作的飛轉一號,成功完成半徑1.2米,2160度的側身旋轉,一舉打破國內記錄。”
“怎么可能?”
聽到這個消息,還沒等目瞪口呆的喬辰宇說什么,一直坦然自若的陸研究員卻先從座位上蹦起來,一臉的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