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陸研究員帶著幾分尷尬把手里的竹飛機遞給寧曉雪,寧曉雪接過來想走卻又停下,沖著陸研究員羞澀的笑了笑:“我弟弟從小就特別崇拜像您這樣的科學家,也勵志要當一名為‘四化’做貢獻的大科學家,所以我想幫我弟弟想您老要個簽名,也好給他一個激勵的榜樣。”
這種不情之請是任何一位在業界有些地位的人不會拒絕的,更何況陸研究員又是個好為人師,喜歡提攜后輩的人,就更不能拒絕,連忙左右看看,索要紙筆就要簽名。
結果筆有了,紙卻沒有合適的,寧曉雪一看立馬把手里的飛機遞過去:“就簽在機翼上吧,這樣放在家里也能時時刻刻看到。”
“那就寫在機翼上,這樣更好!”
陸研究員本職就是搞飛機研究的,簽字簽在機翼上簡直撓到他的癢處,哈哈笑著換了支紅筆,就在黑黝黝的機翼上龍飛鳳舞的寫了一行字:
為我國航空工業早日騰飛而奮斗!陸杰,1983年8月19日。
寧曉雪看著機翼上字,差點沒大笑出聲,她姐夫莊建業費勁巴拉搞了半天,也只能搞個冒牌貨充門面,再看看自己,三兩下國內權威的親筆題字就到手了,等回去后一定要拿給姐夫他們看看,她寧曉雪不只會賣雪糕。
心情好,嘴巴就甜,幾句馬屁過去,把陸研究員拍得暈暈乎乎的,寧曉雪便借著劉磊身體不舒服立馬遠遁而走。
到是陸研究員有點兒舍不得寧曉雪離去的,倒不是因為寧曉雪漂亮、嘴甜,而是那份單純的求知欲,讓陸研究員覺得很純粹,就如同他那已經逝去的青春。
于是便問左右的陪同人員寧曉雪和劉磊的情況,雖然喬辰宇沒過來,但不乏永宏廠抽調過來幫忙的,認識寧曉雪的自然不少,于是便把寧曉雪在廠里的表現添油加醋的說了一下。
陸研究員聽罷非但沒生氣,反倒是哈哈大笑:“還是個很有闖勁兒的小姑娘。”
說完,便笑著掃了一眼身旁的幾位陪同人員:“你們呀,還真得想人家好好學學,都改革開放了,故步自封是沒出路的,事情光說是沒用的,還得去做。”
那兩個添油加醋說寧曉雪不是的人只能訕訕的笑了笑,紅著臉墜在了人群后,陸研究員也不在意,反倒是跟其他人問起莊建業和林光華兩個。
畢竟這兩位才是翼梢小翼的真正設計者,他很想去看看這兩位年輕人,有可能的話深談一兩天默默底就最好了。
于是把自己的想法跟賽事的領導說了下,便回到主席臺,繼續做他的泥菩薩。
喬辰宇很有種噴老血的沖動,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一架小小的航模飛機里居然藏著這么多彎彎繞,不但讓寧曉雪那個死丫頭得到陸研究員的親筆題字,還讓莊建業和林光華這兩個管殺不管埋的惹事兒精入了陸研究員的法眼。
反觀自己忙前忙后跟個大馬猴似的,居然連個好都沒有,也太欺負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