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TY—2無人機平臺技術參數對航空技術超強的美國人來說并不是秘密,只要他們想要,很容易從改裝中獲得想要的東西,至于關鍵的飛控數據那就更不是問題,老美最喜歡的就是在核心電子設備上面裝后門,只要H公司想要,完全可以拿得到。
然后再以TY—2無人機平臺為基礎,改一改,就是一款全新的無人機,在依靠美國遍布全球的商業利益網,尋找合適的配件廠商,H航空公司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完成從皮包公司,到真正航空制造公司的華麗轉身。
產業鏈低端就是這么悲哀,哪怕你使用了對方的一切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可人家只要一歪嘴,就能把你的一切化為烏有,所謂的降維打擊便是如此了。
終止合作是不可能的,受點兒委屈就放棄超額的利潤不是莊建業的做事準則,更何況這里面不僅僅涉及利潤這么簡單,還有不少國內亟待突破的航空前沿技術。
以電傳飛控系統為核心派生出來的飛控計算機、輕量化電液伺服閥,飛控軟件乃至專用傳輸線纜,都已經開始了國產化的研究和仿制工作。
換句話說,臺前的不起眼兒無人機平臺出口,背后蘊藏著是一整套國內航空產業技術升級的大棋局。
正因為如此,騰飛廠這個過河的卒子無論如何也不能退,若非如此,部委怎么可能把騰飛廠從一個不起眼兒的小分廠提升到一個準大廠的程度,又怎么可能批準成功廠援建無人機制造廠,那就是希望騰飛廠做好這個先進航空技術獲取的渠道。
這是部位領導后面單獨找郭曉波談話的內容,后來郭曉波來騰飛廠原封不動的轉述給莊建業。
莊建業驚訝之余對部委領導的眼光真的很佩服,猥瑣發育這四個字被部委領導演繹得淋漓盡致。
所以于公于私,騰飛廠都不能失去與H航空公司的合作機會,那怎么辦?只能努力的提升自己,把自己打造成H航空公司想丟都丟不掉的硬核合伙人。
畢竟現在的騰飛廠可不是單打獨斗,背后站著的是部委領導的整個航空系統,甚至是一個國家。
于是莊建業給H航空公司回復很簡單,沒有要求保留自己的發動機,而是希望對方提供六臺瑞典產的24千瓦雙缸汽油機,理由是功率增加,在飛行控制方面需要更改,所以必須進行實際設備的飛行測試,獲得動力系統的真實數據。
沒有半點兒取巧的理由,既然負責飛控系統的編程,那動力改變自然要在飛控上做出相應的調整。
H航空公司很痛快,你要六臺,他們直接提供了八臺,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騰飛廠盡快完成測試。
接到發動機的當天,莊建業就拿上兩臺坐上廠里的吉普車就去了棉花市,隨后與事先約好的丁來湘一見面,也不廢話,直接就把兩臺瑞典產的發動機堆到這位老教授面前:“丁教授,您要的樣品我給您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