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他們把目標轉向已經交付給民航的“三叉戟”客機,因為這款飛機無論大小,還是飛行性能,乃至改裝潛力都很適合航空測繪大隊需求。
只不過這種想法剛冒出來,就被上級領導給否了,原因很簡單,這款飛機從七十年代末以來,出了不少事故,光機毀人亡的就不下兩起。
如今無論是空軍還是民航都在逐漸淘汰這款機型,他們航空測繪大隊就算用不上新機型,也犯不上用個因為安全性不好而準備淘汰的東西吧。
盡管“三叉戟”客機不行,薛衛東也沒放棄在民航機里繼續尋找,就比如說他們前段時間就盯上了從美國進口的波音707和麥道80兩款民用客機。
為此還向上級提了詳盡的可行性報告,上級對此也很支持,結果還沒等他們這邊有所動作,得到風聲的波音和麥道兩家公司的人就找上門來。
他們先是把民用采購合同拿出來,指著上面禁止軍用的條款告訴薛衛東他們,民用客機就是民用,未經他們同意,使用國是不能隨意進行軍事化改裝,不然他們將按合同取消售賣機型的后期維護和零部件兒供應。
合同什么的薛衛東他們并不在乎,飛機是他們花錢買的,想怎么用還不是自己說了算?可斷了維護和零部件兒的供應可就要了命了,沒辦法,人家飛機上的設備很多國內都是空白,簡單的維修還好,復雜的大修還得返回人美國的廠子去搞,這要是斷了,剛發展起來的民航可怎么辦?
眼瞅著薛衛東等人蔫兒,美國人立馬話鋒一轉,拿出一大堆為美國改裝的特種飛機資料,跟薛衛東等人說,干嘛那么費勁,買我們的改裝機就行了,世界一流,不吹不黑,只要六千萬美元一架,保證能讓中國空軍享受現代化的快感。
資料很心動,性能也讓人眼饞,只可惜價格……把薛衛東他們全都打包賣了都不夠,六千萬美元一架,空軍全年的軍費才多少?買這么一架,空軍上下連飯都不用吃了。
于是乎,用國外客機改裝的想法算是徹底堵死了。
沒辦法,又只能轉回國內,有人的弄不成,無人的能不能彌補一下呢?于是薛衛東等人就把用于空軍裝備試驗的長空—1無人機弄過來,畢竟從航程上來看,這種超過五百公里的無人機還是很可觀的。
拿過來改裝后,試驗了幾次,效果不能說沒有,至少比人力測繪的效率要高一些,可是一個多小時的續航時間實在是太少了不說,硬著陸的降落方式更是折磨人,加裝的地形測繪設備都是進口的精密儀器,根本經不得摔。
結果長空無人機由于其原本靶機的性質,設計時就很奔放,所以每一次探測設備都被長空無人機粗狂的降落方式弄得灰頭土臉,兩三個架次后,探測設備就算不報廢,靈敏度也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上面搭載的渦噴—6噴氣式發動機的故障率還很高,每次勘測都需要一大堆維護人員伴隨不說,油耗也大得驚人,不方便不說,使用成本還居高不下,以至于薛衛東現在只要一聽到無人機的字眼兒就頭疼。
如今接到南下的任務,偏偏查看的還是無人機,薛衛東腦瓜子都快裂開了,連軍隊里代表國內先進水平的長空系列無人機都不行,還能有什么無人機滿足航空測繪大隊的要求?
只可惜上級的命令非要他去,那就去看看吧,反正那么多地方都去了,也不差這一遭了……
坐在晃晃悠悠的吉普車里,薛衛東不住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