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放在以前,莊建業聽到這話絕對會嚇一個趔趄,一次試車就是幾百萬的成本,三次就一千多萬出去了,所以試車的時候燒的不是發動機,是真真正正的錢。
可是現在,莊建業靠著把控無葉風扇核心電機,以及龐大的醫療設備訂單,初步實現了噴氣動力辦公室的技術變現,不但把之前的投入大部分賺回來,同時獲得充裕資金繼續渦輪燃氣動力的研發。
下一步,莊建業要做的就是讓這個模式繼續更加深入的發展下去,使渦輪燃氣動力的研發成本分攤到幾個延伸項目上,進一步攤薄渦輪燃氣動力的初期成本,為日后進入市場打下一個良好的價格基礎。
當然這是以后的事情了,如今擺在莊建業面前可不是國內幾個廠家的相互撕咬,而是H公司這段時間接連不斷的催促TY—2C無人機平臺的交貨傳真。
按理說四架TY—2C無人機平臺的交付時間是在年底,可不知怎么了,從上周開始,H公司就跟火燒屁股一樣,傳真是一個比一個催得急。
甚至前天大半夜,李斯特從美國打過來越洋電話,搞得莊建業凌晨兩點從被窩里爬起來,跑到廠里去接,內容還是一個,那就是盡快交付TY—2C無人機平臺,至于理由李斯特說的很嚇人,如果不盡快交付,H公司將面臨無法避免的危機。
莊建業到是很想問問,究竟是怎么個危機,讓自己非得離開老婆的被窩的,但他也知道自己問了也白問,李斯特在銷售端上從來都諱莫如深。
既然如此,李斯特說有危機,那就按著有危機的情況來吧,畢竟H公司對現階段的騰飛廠還挺重要的,不說別的,前不久那套價值兩千多萬美元的小型渦輪燃氣動力試車臺就是靠著H公司才弄到手里的。
不然里面有很多專業而又精密的監測設備,靠騰飛廠自己根本就弄不到,所以李斯特讓抓緊,那就抓緊吧,畢竟顧客是老天,更何況還是能給美元的老天。
好在騰飛廠借著培訓各大航空研究所飛行設計軟件的機會,把TY—2C無人機平臺進行一輪又一輪優化,再加上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加工成型工藝的成熟,TY—2C無人機平臺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成功下線。
之所以沒有立即打包發貨,是因為騰飛廠這邊還要進行密集的試飛測試,畢竟騰飛廠造TY—2C無人機平臺可不是單單為了H公司,說不定那天自己也有需求不是,所以在試飛中發現問題,積累經驗的過程是必須要有的。
本來這一過程還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可既然李斯特發話了,那就特事特辦吧,于是喝了兩口茶水莊建業便拿起電話,開口便說:“老林,你那邊兒抓緊,最遲周五前要發貨,美國那面很急,哦,已經開始裝箱啦,恩……好……那太好了,到時候海關的回執記得給財務,能退稅!”
……
莊建業這邊慢悠悠的終于是發了貨,大洋彼岸的李斯特可沒有這樣的好心情,急得都快成熱鍋上的螞蟻。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他們遇到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美國通用公司支持的粒子加速航空系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