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零度廠對電力上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不但降低了有可能的存在的停電風險,還能降低生產成本。
更何況這套設備還只帶同步的供暖和制冷功能,熱水也是源源不斷,簡直就是零度廠夢寐以求的東西,怎能不把它在廠子里完全普及?
如果這個時候劉純在零度廠,他的答復保證會跟在青城塑料廠時一樣,告訴魏廣平:“放心,騰飛廠現在正加班加點的生產,只不過產能有限,要再等一段時間才行。”
問題是來零度廠的是鞠師傅,不是劉純。
這老頭加工技術沒得說,脾氣直來直去還講義氣,但說實話,靈活性上確實比不上劉純,更確切的說就是太實在。
因此當他聽了魏廣平的請求之后,鞠師傅就為難了。
這倒不是鞠師傅不想給零度廠再弄一套,畢竟零度廠如今與他們噴氣動力辦公室有著很密切的上下游配套關系,幫著零度廠也就是幫著他們自己。
所以鞠師傅比魏廣平還著急,聽說零度廠也遭到園里廠封殺,要了套指標帶著人就趕了過來。
不過這也是鞠師傅最大的能力了,別說是他,就是劉純,錢強,嚴天成,甚至莊建業,最多也就能拿到一套指標,多了根本沒有。
沒辦法,實在是現如今騰飛廠的D—30燃氣輪機剛剛完成一萬小時試車測試,進入小批量的試生產,一個月使出吃奶的勁兒,也不過能生產五臺而已。
這還是得益于騰飛廠消化了運十項目中航空發動機生產設備和原材料的結果,才讓騰飛廠成功突破基礎工藝和高性能合金材料的限制,做出堪用的小型燃氣渦輪動力裝置。
但也正因為如此,騰飛廠的這項歷經數年才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新產品,依舊存在著難以逾越的結構性桎梏,那就是高品質合金材料的稀缺。
畢竟接收過來的運十項目剩余的航空發動機高性能合金就那么多,是用一點兒,少一點兒,如果沒有補充,堪用的D—30燃氣輪機又得被打回原形。
這也就罷了,冷\熱電聯設備并不是騰飛廠一家說了算的東西,除了D—30燃氣輪機這個核心動力裝置外,配套的減速齒輪組,發電機、溴化鋰機組甚至是部分管線和控制設備,全部是從日本成套進口過來的。
費了好大力氣才搞來八套,騰飛廠自己留下四套用于更換園里廠的備用柴油發電機組,剩下四套,一套以成本價給了零度廠,剩下三套以接近四百萬的價格出售,再想要新的就必須跟日本合作商提前訂貨,具體什么時候能拿到就不是騰飛廠能說了算的。
低下的產能,無法解決的結構性困難,以及嚴重的對外依賴,使得看似光鮮的騰飛廠冷\熱電聯設備只是個羸弱的早產兒,并沒達到真正的成熟,如此這般,老實本分的鞠師傅怎么干拍著胸脯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