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顯著的便是靠近法國的盧森堡、比利時,由于跟法國太過密切,早已經被法國深度捆綁,因此也是最先改弦更張的國家,隨后便是北歐的瑞典,經歷了H公司的施壓,借著宙斯—3趕走了猛獸,這個北歐工業強國當然不甘寂寞,自己戰斗機都能搞,無人機自然不在話下,于是干脆宣布自己研制生產。
再加上西班牙、葡萄牙倒向法國以及逐漸增多的觀望國家,導致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還沒捂熱的八十六套訂單瞬間就少了一大半兒。
等到最終落到莊建業手中的正式訂單就只剩下三十八套,其中德國十二套、意大利十六套、希臘八套、奧地利兩套。
看得是莊建業直嘬牙花子,這NM就是一份歐洲軸心國名單好不好。
實在是沒想到聯邦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第一的存在,影響力居然還是這么可憐,二戰都結束這么久了居然還沒出圈兒,實在是讓人沒話說。
“早知道如此,當初我就定居法國了,只可惜我不懂法語,所以……”
在位于西平零度廠附近,騰飛廠新建的飛機生產廠的行政辦公室內,埃文斯一臉悶的直嘆氣,八十六套一下子就剩下三十八套,總價值從五億八千萬美元,到如今只有兩億六千萬美元。
訂單就跟坐了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折磨人不說,最后竟然是這么個結果,說不失落那是假的,可埃文斯也沒辦法,因為國與國之間的層次太高端,他一個沒跟腳的商人根本就參合不起,于是埃文斯非常后悔,早知道聯邦德國這么沒用,當初留在法國多好。
翻了翻埃文斯給的訂單簡報,然后放到辦公桌上,莊建業笑著搖了搖頭:“只要你在歐洲,去那個國家都一樣,總是會有攪屎棍出來搗亂的,不然以歐洲的經濟技術水平,真要捏合在一起,世界就不是美蘇兩極格局了,而是三極,只可惜歐洲人沒那個本事,所以你能有三十幾套,二百多架的訂單已經很不錯了。”
莊建業這話還真沒錯,歐洲自從二戰后就開始搞聯合,聯了半個多世紀,看似成果斐然,但卻越聯越弱,究其根本便是內部始終完成不了類似中國、美國這般大一統的整合。
外部競爭加劇,內部處處掣肘,久不久英國這樣的攪屎棍作個妖,很難形成統一的步調,大到整個的戰略規劃,小到航空工業莫不如此。
所以美國為什么不怕歐洲,甚至還有點鄙視歐洲,根子就在這里。
你搞聯合我打南聯盟,讓你裂痕重重;你搞歐元國際結算,我就打伊拉克,削弱你的貨幣屬性;你與俄羅斯你儂我儂,我就掀翻烏克蘭,讓這個爛仔成為俄羅斯和歐洲的痔瘡,折騰你們拉屎都得咬牙切齒。
每當這個時候,歐洲連出聲抗議的沒有,是他們不想說嘛?問題是內部的聲音根本無法統一,怎么說?
只能是單獨國家各占立場,于是看似完整,且牢不可破的歐洲水晶球,實則用放大鏡一看,上面全都是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