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軍及其領導的航空計算機研究所也的確沒辜負彭川的那份希望,畢竟他們可是承擔飛控程序編寫和專用計算機的研制單位,那東西的復雜程度可不是工控軟件能夠比的。
所以秦紅軍帶領研究所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不但成功破解了被美國鎖死的程序,而且還以美國的程序架構為基礎,構建了自己的柔性工裝設備控制軟件,使得局限性極大的美國原產的柔性工裝設備可以應用于騰飛廠的多種機種生產。
而且還可以應用到其他高精密加工設備上,實現多平臺的拓展式應用。
不過這個項目,秦紅軍沒來得及深入研究,就因為行動者公司的事情,被上級委派到歐洲,以高級技術顧問的身份,幫助行動者公司組建專業組裝廠的同時,順帶透過行動者公司幫助國內航空工業采購些急需的高技術生產設備。
于是位于德國的行動者航空系統公司便多了個瓦倫西耶的華裔技術顧問,實際上就是秦紅軍,至于瓦倫西耶的名字也不是啥化名或是代號,這就是他早年在巴黎大學留學時所使用的法國名字。
既然都來到了德國,為了工作方便,秦紅軍就又撿起大學時代的名字,成為了法語流利,德語也不差的瓦倫西耶博士。
不過秦紅軍離開歸離開,接替他擔任航空計算機研究所的梁牧并沒有因為老領導的離開,搞出所謂的人走茶涼似的獨斷專行,而是蕭規曹隨,繼續執行秦紅軍當初定下來的路子。
所以跟騰飛廠的合作非但沒有中斷,反而在持續的項目推進中不斷的加強。
當然這也與梁牧的性格有關,如果說秦紅軍是個跳脫而又悶騷的大種馬,那梁牧就是精明到骨子里的猴子。
不但理論扎實,為人也十分精明,航空計算機研究所能夠有今天這番模樣,秦紅軍這個背景深厚的所長功不可沒,但梁牧這個副所長同樣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
因為航空計算機研究所很多具體的大政方針都是梁牧定的,秦紅軍多數只是一個執行的角色,就包括與騰飛廠合作,利用騰飛廠的資金促進航空計算機研究所發展的想法也是梁牧首先提出,再由秦紅軍穿針引線一手促成。
正因為如此,當梁牧接替秦紅軍后,航空計算機研究所與騰飛廠自然是更加緊密,很快雙方便開始從柔性工裝設備的配套系統攻關,延伸到工控計算機和工控軟件領域。
當然,現階段最主要的還是在柔性工裝設備等一系列騰飛廠急需的航空制造設備上下功夫,作為主管生產的彭川自然也是這么想的。
不過解決了程序,突破了柔性工裝設備的限制,以至于彭川準備順勢提高生產效率時,被他起先看清的周磊承擔的激光精確測量系統卻拖了后腿。
以至于騰飛廠根據柔性工裝設備專門打造的自動鉆孔機根本沒法使用。
因為如果沒有精準測量設設備按照圖紙做的精準定位點,光靠肉眼進行自動鉆孔的話,誤差率會相當高。
航空器那都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東西,數十萬個零部件環環相扣,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影響的卻是整個航空器的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