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丁教授,孫教授,錢研究員,真是好久不見了,快、快、快,休息室的爐子已經燒起來了,趕緊進去暖和暖和。”
糧食市郊外的飛行試驗中心飛機靜力測試臺外,身穿軍裝的飛行試驗中心副主任吳長城,看著從面包車里下來的幾位頭發花白,披著軍大衣但書卷氣十足的老者趕緊迎了上去。
為首的丁來湘連忙笑著與吳長城握手:“這次給您添麻煩了。”
“嗨,這算什么麻煩。”吳長城聽了這話趕緊一擺手:“如果說這是麻煩,我倒是希望這樣的麻煩一年里能多幾個,這樣我們也不用空守著個試驗基地成天做冷板凳了。”
吳長城說的可是真心話,自打七十年代末以來,位于糧食市遠郊的這座飛行試驗中心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
沒辦法,國內的飛機型號砍的砍,削的削,僅剩的幾個研制狀況也不容樂觀,經費也是少的十分感人,上游的情況都是如此,作為終端的靜力測試和試飛試驗也就可想而知了,這么多年下來除了西北航空制造廠的戰斗轟炸機過來做了一陣靜力測試外,真的是連一塊飛機蒙皮都沒見到。
如此狀況下,本來日子難過的飛行試驗中心就更加不好受,再加上軍費上的持續削減,令這座隸屬于空軍下面的試飛研究機構愈發的難熬。
若是換做其他部隊,可能還會想點辦法,做點副業改善改善一下生活,問題是當年建這座飛行實驗中心的時候,除了軍事科研用途外,其他的一概沒有考慮,以至于整個試驗中心想學其他部隊種個菜、養個豬都困難。
因為周圍都是鹽堿地,根本種不出東西,沒有農作物養豬啥的也就談不上。
再加上飛機試驗又是個高端到普通老百姓都不知道的東西,也不存在外包的可能,于是高端的飛機試驗中心就只能靠著那點兒可憐的上級撥款過活。
夏天的時候還好,哪怕是熱,拿把扇子也能扛過去;可到了冬天,關中地區北風呼嘯,冷得讓人懷疑人生的時候就難過了,因為經費不足,導致燃料短缺,只能維持關鍵設備保養的最低溫度,至于人員是能省就省,這就導致了試驗中心的軍大衣成了特產。
沒辦法,燃料緊缺的情況下,只能靠一層層的軍大衣捂住一身正氣抵抗嚴冬。
這么多年飛機試驗中心就是這么熬過來的,本來覺得1987年也沒啥特別的,所以吳長城在入冬前就把過冬的軍大衣準備好。
就在這個時候西航大學的丁來湘過來找到他,詢問能不能幫著做個飛機測試實驗,以便論證幾個科研項是否達到理論要求。
科研性質的試驗,吳長城一聽腦袋就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是不能做,實在是不想做,無他,只因為這類科研性質的測試試驗基本上都是白做義務,無論好壞,試驗中心非但得不到好處,反而還會因為各項設備的損耗,試驗中心還得負擔一大筆維修保養費用。
如果是不差錢,吳長城也就答應了,畢竟他跟丁來湘這么多年也算老交情,問題是現在他們連煤球都要精打細算省著燒,真的沒有多余的精力耗在無用功上。
然而還沒等吳長城把拒絕的話說出口,丁來湘接下來的話便讓吳長城瞬間石化:“不會讓你們白忙活,跟我們聯合研究的騰飛航空制造總公司特別提供了三十萬的試驗經費,只要你們這邊提供場地就行,實驗設備的損耗都由我們來承擔。”
什么提供場地,什么實驗設備損耗那都是托詞,畢竟是部隊的東西,自然要說的委婉一些,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那三十萬的數字,差點兒沒讓吳長城暈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