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兩次還成,多了可就沒人能受得了,麻煩不說,金額積少成多之下,也著實嚇人,于是宋長征找到莊建業,重新確定后續的合同,逐句逐條定死了不準在增加額外的配件兒銷售,這事兒才告一段落。
其實安—26這邊的改裝還算好,不過是些專用的工具,一些加固的組件兒。
負責037反潛艦的燃氣輪機改裝的負責人那才叫欲仙欲死呢,因為艦艇的動力改裝算是個大工程,各項配套非常多。
海軍只采購了騰飛航空總公司的D—50C燃氣輪機裸~~~機,諸如減震系統,齒輪組件,發電設備,固定基座等等,都沒有著落。
不過改裝的負責人并沒有擔心,因為海軍下屬的配套生產廠那么多,等著D—50C燃氣輪機到貨,了解性能后再展開配套的生產也不遲,畢竟都是些成熟的技術,想做只是一句話的事兒。
結果騰飛航空總公司的專家組過來后,在進行D—50C燃氣輪機的改裝時要么是洗腦式的營銷,再就是聊家常式的吐槽,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些配件真的趕不上他們騰飛航空總公司造的,不信海軍的同志們試試?
試試就試試,海軍還沒怎樣,其他配套廠就不干了,騰飛航空總公司各種地圖炮早就把仇恨拉到滿格,只不過礙于騰飛航空總公司不是本系統的,且上面還有總部首長罩著,不敢胡來。
如今騰飛航空總公司居然想要試試,這些配套廠巴不得這么干呢,到時候騰飛航空總公司出丑,大家伙一起狠狠回踩,看騰飛航空總公司還敢囂張不。
結果這一試,直接就讓幾個配套廠完全崩潰了,無論是材料、加工精度還是設計思想,直至最后展現出來的性能,別說跟人比了,就算是幫人提鞋都不配。
就拿最簡單的發動機減震橡膠來說吧,配套廠用的是50年代蘇聯援助的老技術,天然橡膠配合金屬絲合成的。
騰飛航空總公司用則是飛機前緣機翼上的一種用于膨脹除冰的特種橡膠,進行抗疲勞加固后配合專用的航空鋁材制成的專業減震浮筏。
輕便、靈活、耐用且噪音降低明顯,除了價格貴,就沒有別的缺點。
但這缺點在追求現代化的海軍來說真就不算個事兒,要知道國外同類產品那都是數萬美元,騰飛航空總公司的再貴也不過數萬人民幣,于是海軍還是在配套廠幽怨的目光中笑納了騰飛航空總公司的產品。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總之圍繞D—50C燃氣輪機,騰飛航空總公司開發了不少配套產品,除了幾種涉及到艦船船業領域的配件沒有達到要求外,剩下的絕大部分都被海軍毫不猶豫的采納。
搞得那些配套廠是即郁悶又懊惱,一個個沮喪的離開,然后咬著牙發起狠,不管是為了廠子的生存也好,在海軍的面子也罷,下次決不能再讓騰飛航空總公司這么囂張,于是海軍的配套廠技術研發的勁頭兒忽然高漲起來,發了瘋般的開始新技術的探索和論證。
而這也間接促使037反潛艦的動力改造提前完成,從五月底開始,到八月末結束,前后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如今改裝后的037反潛艦正在瓊州島附近海域進行海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