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愛德華茲同樣滿臉的難以置信,旋即看向米切爾:“中校,這片海域也有我們的潛艇?”
米切爾聞言愣了一下,沒想到眼前的這位記者先生的關注點居然是在美軍的潛艇上,無奈的慫了下肩膀:“監視金蘭灣蘇聯海軍動向的鱘魚級核潛艇,射水魚號。”
說完,指了指不遠處漂浮的聲吶浮標:“不過現在我們有沒有潛艇都不重要,問題的關鍵是中國派遣了反潛巡邏機,并且已經發現了射水魚號,該死,我們的的偵察船只是配備了簡單的對空探測設備,可誰能想到中國會在如此糟糕的天氣下派遣反潛巡邏機?”
說著說著,米切爾便開始神經質的抱怨起來,因為對中國海軍的預估,所以在派遣偵察船時駐蘇比克的美國海軍并沒有動用性能最先進的大型偵察船。
畢竟中國海軍艦艇的老舊有目共睹,再加上弱小的航空兵力,派遣專門跟蹤蘇聯大型海上編隊的超級偵察船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普通的一千多噸中小型偵察船完全夠用,甚至在某些電子設備層面,這類中等偵察船比整個中國艦隊的還要強。
不過中小型偵察船電子設備是不錯,但在對空探測上卻做了閹割,沒辦法一千多噸的船舶平臺就那么大,還要盡其所能的塞上那么多的電子偵測、監聽、信號攔截、電子對抗設備。
本來就容易造成相互干擾,若是再加上超強的對空探測設備,整條偵察船就得亂套,所以“思想者”號上實際上就裝了個普通的對海\對空雷達,主要功能是查看周邊海況,避免船舶之間發生碰撞。
如此情況下自然無法對空中目標做出有效的的偵測和識別。
當然了,出發前也沒誰把這個缺陷當一回事兒,因為中國海軍的航空兵力量不單單是數量不足,質量上更是慘不忍睹,因此包括米切爾在內的駐蘇比克的美國海軍認為,缺乏航空力量支援的中國艦隊就是一塊飄在海上的肥肉,用不著花那么多心思去防備。
事實跟他們預料的一樣,中國艦隊上空除了經常出現的運8海上巡邏機提供些微不足道的通訊支援外,連一架像樣的作戰飛機都沒有。
即便如此,運8海上巡邏機也不是經常伴隨中國艦隊,支援的力度并不強,這說明中國海軍手上的運8海上巡邏機要么是數量不足,要么是保養不力導致出勤率低。
可不管怎樣,都說明“思想者”號跟蹤的中國艦隊不足為慮。
所以當監視金蘭灣的鱘魚級核潛艇射水魚號,發現B—79“狐步”級常規潛艇離開港口,并悄悄的咬住中國艦隊,進行一系列的水下訓練,尾隨而至的射水魚號索性也玩起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把戲。
一來是為了繼續自己的跟蹤監視任務,希望通過咬住B—79“狐步”級常規潛艇順藤摸瓜的抓到蘇聯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二來就是想通過自己潛藏跟蹤,進一步檢驗下蘇聯和中國的反潛偵察和作戰能力;最后就是配合“思想者”號,收集水下聲紋和通訊情報。
總而言之靜默的射水魚號就如同幽靈一般,靜靜的看著蘇聯人和中國人的各種表演,直到被一顆主動聲吶浮標發出的聲學信號撞到漆黑的耐壓殼,在水下潛藏一個多星期的射水魚號才難以置信的意識到,自己竟然被人發現了。
射水魚號核潛艇難以置信,米切爾中校就更加不理解了,他算是美國海軍中的穩健派,屬于不做好萬全準備絕不出手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