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騰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沒多久,整合一系列劣質資產的莊建業終于在上級部門的勉強同意下,組建了騰飛(集團)有限公司。
很有一種跟騰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打擂臺的意思。
這才世界企業史上并不罕見,本來一家企業內部鬧掰了,分成兩家,相互看不上眼打擂臺說不定還能成為一段佳話呢。
就比如說大眾和保時捷;阿迪達斯和彪馬。
都是一個親爹或親媽生的,結果分成了兩個娃,最后還互相看不上眼,一打就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所以騰飛集團和騰飛航空真的不算啥,不過福斯和邁爾斯還是默默的支持騰飛集團,希望同樣被坑的莊建業能奮發圖強,把李斯特支持的騰飛航空干掉,也讓李斯特嘗一嘗栽跟頭的滋味兒。
沒辦法,無權無職失業的兩個人,報復李斯特的辦法也只剩下口頭譴責和心理詛咒了。
好在此時此刻莊建業是聽不見福斯和邁爾斯的祈求,否則絕對會很神棍的回應:“放心吧,我莊建業對燈……呸,對天發誓,騰飛航空絕不會逃出自己的手掌心。”
別說逃出手掌心,拆分出去的騰飛航空根本就沒離開騰飛集團的掌控,因為騰飛航空真正的大股東不是麥道,而是經過復雜股權結構變化的騰飛集團。
換句話說,騰飛航空真正的母公司是騰飛集團,一年產生利潤的大半都歸騰飛集團所有。
雖然事實如此,莊建業也沒有刻意隱瞞,但八十年代的信息流動緩慢不說,人們對股權這個詞都還很陌生,就別說更復雜的股權結構了,再加上又沒有天眼查等工具查詢關聯公司情況。
在幾個跟進改革熱點,意圖增加銷量的小報報道下,騰飛航空總公司的重組居然被解讀成了拆分。
等莊建業察覺到不對時,輿論的風向已經變得脫離控制,好在柏立民和任躍川等媒體口的熟人壓制,再加上官方的解釋,這才壓下媒體的躁動。
不過一些類似后世大V、公知之類的所謂學者,卻借著此事跟一群跳梁小丑一樣,絮絮叨叨,罵個不停。
甚至還搞出一篇所謂內部講話,莊建業真看了,還別說,文采挺不錯,洋洋灑灑差不上萬字了,讀下來不但不費勁兒,還有種哭鼻子的沖動,一看就是個娘們兒寫的,如果不是那也是個偽娘,不然怎么搞得跟狗血言情似的。
要知道無論是正式講話,還是內部講話,他莊建業從來不超過五分鐘,重大決策更是只說干還是不干,從來是人狠話不多。
所以都不用去辯解,了解莊建業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