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數量上與莊建業付出的代價不成正比,畢竟莊建業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說通民航采購六架麥道的寬體客機,總價值將近十億美元,似乎是虧大了。
但要知道截止1987年年末,全世界的電子束焊接機才不過兩千多臺,其中美國就占據了將近一半兒,裝備九百多臺;蘇聯次之擁有四百多臺;歐洲的法國、英國、德國、日本各有一百多臺,剩下的零零碎碎全世界分吧分吧一家能分個幾十臺就不錯了。
而這些非發達國家手里的電子束焊接機的幾乎清一色都是小型機,不但精度低,適應性差,生產效率還非常低下,只能加工些小型通用零部件兒,沒辦法在專業領域廣泛應用。
之所以如此,很簡單,只因為高性能電子焊接機在航空、航天、核能、汽車制造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這些行業可都是一本萬利的超利潤行業,不說別的,就拿核能的壓力容器來說,別看普普通通的金屬罐子不起眼兒,要求確實世界頂級的,沒辦法一旦出了問題,可就是妥妥的核事故。
所以核反應堆的壓力容器罐的焊接非常講究,一般的氬弧焊、埋弧焊雖然可以滿足需求,但需要復雜的熱處理和反復的檢查與評估,因為焊縫的強度與兩側的部件材料的強度相差甚大,要是處理不好很容易泄露。
電子束焊接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獨特的焊接方法,使得部件在不經過前期處理的情況下,焊縫的強度就能達到材料強度的80%以上,稍稍做些后期處理就可達到設計標準。
因此采用電子束焊接工藝的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罐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還降低了成本,隨之而來的便是令人咋舌的超額利潤。
至于航空、航天領域就更不用說了,數個關鍵部件兒都需要電子束焊接機來完成。
正因為如此,電子束焊接機,尤其是大型高壓電子束焊接機,不是你能不能拿得到的問題,而是人家想不想給你的事情。
因為這套關鍵設備可以解決太多關鍵領域的技術瓶頸,發達國家就靠著那幾項關鍵領域給國內提供超一流的福利待遇,營造迷幻般的童話國度,這要是隨便給人,那不等于是砸自己的飯碗嗎?
所以賣些技術落后的小型機安慰下你就不錯了,大型的你想都別想。
如果騰飛集團做個模型啥的,也不用這么費勁,國內幾十臺小型機隨便都能拿的到,問題是騰飛集團的D—30系列,D—40系列;D—50系列燃氣渦輪動力裝置一個比一個大;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的中央翼盒結構更是足有5米長,小型機怎么可能夠用?
所以當李斯特跟莊建業提出想要在麥道公司攫取權力,重新回到當年H公司CEO的輝煌,莊建業的條件很簡單,那就是讓李斯特提供大型電子束焊接機。
李斯特不但答應的痛快,行動更是毫不拖泥帶水,很快就送美國以廢品的形勢運來了一批散件兒,莊建業趕緊組織人安裝。
等初具規模后才發現,這東西可不得了,EJ9型電子束焊機,名字很陌生,但生產的產品確是大名鼎鼎,如今美國航母主力戰機F—14的中央翼盒就是這款機型加工生產,換句話說騰飛集團一上手就是F—14的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