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莊建業這話,約德爾連忙轉頭問:“那是你們集團的直升機?騰飛集團的?”
剛剛跟陸航首長解釋了顧景友所說的專用技術名詞的莊建業笑著點點頭:“是呀,隸屬于我們騰飛集團下屬的通用航空隊,你看機尾橫梁上還有‘騰飛通航’的字樣。”
這么一說,眾人望過去,的確在那架好似兇猛爬蟲一樣的怪異直升機的機尾后面見到四個龍飛鳳舞的“騰飛通航”的大字,以及一個鷹擊長空,展翅騰飛的Logo。
見狀約德爾點點頭,但還是皺眉問:“莊先生,這款飛機很像美國的S—64,空中吊車;不過整體要小很多,不知道是哪里生產的,看風格很像是南非或是蘇聯,恕我孤陋寡聞,能告訴我這款直升機的生產商?”
“啊~~就是我們騰飛集團!”
莊建業隨口就應了一句,他現在可沒工跟約德爾扯皮兒,而是專注的看著外面那架剛剛停穩的直升機。
但約德爾聽了卻如同受了一記暗雷,外面的直升機居然是騰飛集團生產的?中國人自己造的?
如果他剛才沒看錯的話,已經在停機坪上落下的那架小了S—64,空中吊車一半還多的直升機是吊裝著某個大型結構件兒過來的。
此時此刻還能看到那個結構件兒就放在距離停機坪不遠的草地上,也就是說這架直升機是在執行運輸任務,而不是刻意過來作秀。
聯想到前段時間聽說距離此處駐地不遠的山區里正在進行的西南地區輸變電工程,再看看草地上的大型鋼結構件,約德爾的腦袋嗡~~的一下。
歐美的媒體不是說中國國內的大型工程水平低不說,質量還非常差,稍微復雜一點的就做不來。
可是現在,人家中國人用的是什么?直升機!
美國人財大氣粗沒法比,可歐洲各國搞輸變電工程那個用到了直升機?
其他國家約德爾不知道,反正德國自己很少能用上,基本上都是大型吊車悶頭硬上,好在歐洲大平原,地形不復雜,只要有輪子可以到處跑。
可一旦遇到地形復雜的施工地段,吊車再厲害也沒法子過去,這個時候工程直升機就顯示出他的優越性了。
美國人因為自身的航空技術強,底子厚,率先在輸變電、石油管道、海洋勘探、橋梁工程上應用了直升機,型號便是從美軍退役下來并翻新的S—64,空中吊車。
正因為如此,世界范圍內不少利潤豐厚的工程,基本都被美國人攬入懷中,因為能搞到調運直升機的美國工程公司施工方法更靈活,成本更低。
反觀德國的工程公司由于運輸成本和吊運成本以及設備維護居高不下,每每成為陪跑,令不少德國的工程公司扼腕嘆息之余,不斷向歐洲航空界抱怨,為什么航空技術發達的歐洲沒有自己的空中吊運直升機?
結果歐洲都沒有的東西,被歐美媒體天天狂噴技術落后的中國不但有,而且還投入到應用……不,還不是應用,而是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