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航空公司又不是傻子,支持國產歸支持國產,但也不能盲目的往里頭瞎砸錢,誰家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當然如果國內的航空條件跟美國一樣發達,騰飛集團旗下的機型也不至于如此,畢竟通用航空的應用還是很廣的,問題是國內的民用航空起步的時間也不長,水平還相對低下,對通用航空的需求還處在萌芽狀態,就算騰飛集團賣力吆喝,也就得到些友情訂單,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至于向國外出口,不是莊建業不想做,而是在形勢激蕩的大環境下,騰飛集團幾個機型的歐美適航證申請被無限制凍結,要知道這東西算得上一種世界市場的準入許可證,有了這東西,飛機就可在世界航空市場上出售。
可要是沒有,賣還是可以賣,畢竟適航證沒限制市場銷售,但各個國家的正規機場卻會禁止這些機型降落,這樣的飛機誰還會買?
正因為如此,這么多年下來,騰飛集團除了尼泊爾訂購的高原鷹系列以及與泰國聯合生產的TM—9型飛機外,在沒有任何外銷記錄。
同樣是因為這個原因,德國的萊比錫公司才會毫無顧忌的提出購買“小叉車”直升機的全套技術和生產許可證,根本原因就是斷定沒有他們,騰飛集團的直升機連走出國門的機會都沒有。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莊建業這兩年沒臉沒皮的往京城的總部跑,終于混成了總部最不受歡迎的人,算是借著國內基建的春風,讓騰飛集團挺了過來。
不然每年那么多的研發費用和鋪開的攤子,就靠著旗下幾款機型的一錘子買賣還真的不夠。
所以這次借著國防動員演習,見到了聯合航空的一把手,莊建業自然不能放過,完全是把自己當成了狗皮膏藥,就算被人扯下來,也要黏下一塊皮,因此哪怕知道宋長征說的是大實話,莊建業還是搖了搖頭:“老宋,你這話可就偏頗啦。”
“怎么偏頗?”宋長征立馬反駁:“你們都是小飛機,運營起來不劃算,你總不能讓我們航空公司賠錢吧。”
“可我們已經有了50座級別的支線客機,你們航空公司怎么樣?還不是胳膊肘往外拐?”莊建業也不示弱:“如果能弄個新型號我也就不說啥啦,居然弄了個英國宇航的BAe—146,我說宋總……”
說著莊建業從沙發上俯下身子直面對面的宋長征,稱呼也從老宋成為宋總:“我就不理解了,你們航空公司口口聲聲說要降低成本,那就引進個成本低的飛機,英國的BAe—146不過是一款100座一下的支線客機,居然裝了四臺發動機,空客、波音的干線才是雙發,你說降低成本,你告訴我四發的維護成本比雙發的便宜多少?”
宋長征聞言張了張嘴,可就是說不出一句話,沒辦法,這一番著實是說的他無言以對。